动,他心头也愈发迷茫。
佛理、佛意。
灵童讲法并不深奥,却始终引人向善,符合他前半生对于佛门的看法,以及他对佛法的追求。
但是……
“法师,既然您讲述的佛法,充满了引人向善的道理。”
“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僧人作恶,玷污我佛的名声?”
当男子意识到自己情不自禁的发问时,已经迟了。
突如其来的杂音,打断了讲法。
武悠望向这名男子,并没有动怒,反而笑着开口。
“先生曾问过我一个问题……”
武悠讲经,弟子断之,问:佛善,何僧恶?
武悠笑,遂述旧事,而后言:世人因三皈依,视佛僧与共,信佛亦信僧。
然,僧非佛,不觉悟,亦有欲,若困于利,自为恶。
故,学佛不学僧。
师因此言,方觉佛心,言可学佛。
众弟子悟。
自此,心佛弟子只余二皈依,皈依佛,皈依法,不皈僧。
武悠的第一次讲法,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早上开始,傍晚结束,只余留了晚上的休息时间。
如此漫长的讲法,却没有多少信众归去,反倒是越聚越多。
到了后来,前来听法的信众竟近百万之众!
人越多,问题自然也就越多。
再加上武悠来者不拒,有问必答。
这导致记录下来的内容翻倍,武悠的日常故事只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是各种各样的问答。
这么多的内容,不好塞进一本书里。
幸好江贺通过打造修士擂台,赚取了少许家资。
再加上自己投入资金,建立造纸厂、印书场,可以削减一定的成本。
于是大手一挥,将这些内容分成了四册书。
武悠的日常故事,命名为《灵童学佛》,问答则直接命名为《论佛》,分为上下两册。
后续武悠还会再开坛讲法,如果有内容,就额外增书。
“虽然花费多了点,目的却已经达到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讲法,心佛宗的理念已成,足以与妖佛宗分庭抗礼!”
江贺相当满意。
尤其是“二皈依”的理念,一旦普及开来,妖佛之宗将受到彻彻底底的打击。
如果佛门信徒,只信奉佛法、道理。
对于僧人、佛寺、甚至是佛门本身,都抱有客观的态度。
即便未来妖佛之宗将心佛宗吸纳了,又有什么用呢?
你做了这么多恶事,人家已经不信你了!
当妖佛之宗失去了广大的信众基础。
江贺揭开妖佛的真面目时,才不会遭遇那么多抵抗与质疑。
“话说回来……”
“无论是武悠的学佛故事,又或者问答论佛,我的出场比例都好高啊……”
《灵童学佛》一书里,有百分之五的内容,讲的是武悠幼年的事情。
剩下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他在江贺身边时的经历,而且大多是通过江贺的日常举动,领悟到了佛法道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江贺就是灵童学的那尊佛。
《论佛》就更离谱。
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武悠的开场白都是“先生说过”、“先生问我”、“我问先生”……
直接改名叫《师说》、《巡天论佛》都没有半点违和感。
多少有些刻意吹捧的嫌疑。
偏偏这些又是武悠发自内心的想法——
他八岁开始跟在江贺身边学佛,许许多多的道理,都是从江贺这里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