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乘盟军舰队的小摩托艇在日本东京登陆。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战胜者的姿态,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一位华夏人。
抗战期间,他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场上的随军记者,写过一百多篇战地报道。
是在“密苏里号”上见证日军投降仪式的数名华夏记者之一。
黎秀石是华夏战地记者的先驱,陈浩原本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但是看完了他对川军团的描述。
这是个人才啊!
都可以主持川军团的对外宣传了。
陈浩当场决定,邀请黎秀石而成为川军团的外聘记者,他有资格得到川军团更多的一手资料和采访机会。
黎秀石喜不自胜地答应了下来,上次都专访了也没有得到这样的好机会。
他还不知道是自己的溢美之词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实是常规操作了。
媒体表面上是公正独立的,实际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必定会受到当权者的影响。
黎秀石在中央军当战地记者,主要是报道中央军英勇作战的事例。
失败的战斗,惨烈的战斗,除非能带来正面的意义,否则他就是写得出来,报纸也不敢报出去。
不怕报社被封了吗?
对川军团的溢美之词,基本操作了。
何况川军团是真的很优秀,黎秀石觉得他那些形容完全合理,丝毫都没有夸张的成分。
这些话陈浩很爱听,知识分子拍起马屁来,纯粹是一种享受。
“团座,时代周刊的记者想要给您做个专访,他们说想要请您做封面人物。”
孟烦了进来汇报道。
黎秀石识趣的告退,陈浩想起了那刚才一男一女,傻白甜女记者,更专业的是那个男记者。
“把他们请进来。”
陈浩倒要看看美国人葫芦里卖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