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超过10万,加上各种龙套以及群众演员,也不会超过15万,对比800多万的制作预算,实在是压缩的极低。
但大部分的独立电影,其实都是这个样子,有些作品为了省钱,连专业演员都不找,直接发动亲戚朋友免费出演,很可能花了几百万鼓捣出一部剧情长片,演员支出还不足总数的零点零零一。
从一开始,马克特托图身为这个项目的制片就有详细的计算,跨州拍摄,食宿才是支出大头,乃至于器材租赁的重要性也比请大牌演员更加需要资金的投入。
他们不需要考虑宣传,不需要考虑流量造势吸引观众,甚至不需要管成绩,他们只需要把这个故事好好的搬上大银幕,其他的都不重要。
或许,这也是独立制片和商业制片的区别所在。
也是为什么近年来独立制片屡屡会有口碑票房都不错的电影出现。
有时候,思考的太多,反而回忽略一些本质。
好莱坞在向集团化、全球化、续集化的道路里,会需要当红影星吸引粉丝,会需要迎合其他地区的市场,放弃更本土化的操作,会需要考虑各种得失,各种风险,各种利弊......
想的越多,就越趋向于流水化,仿佛从一个车间出产的作品,看似不同,本质都相同。
为了商业考量,为了票房市场,势必这部电影就会流于平庸,单一。
当然,“平庸”也不失为电影制作的另一条出路,但“平庸”之外,多元化也是莱曼追求的。
他希望自家的制片厂,能产出各种类型的电影,无论是小众文艺还是深刻说教,甚至清淡的如同风景片,酷炫如太空科幻,乃至烧脑悬疑、胆小者勿入的恐怖,无论是赔钱还是赚钱,他都愿意接受。
萤火虫已经有了底气亏损,去制作那些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也只有作品足够多样性,才更能体现电影这种声画艺术的魅力。
报表审查完后,莱曼又批了《斯巴达》项目的第二笔2000万的经费。
有人敲门,然后布莱克走了进来。
“老板,你找我?”
“嗯,你先看看一份剧本。”莱曼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电视剧剧本,递过去。
布莱克找个位置坐下,大致翻阅了一遍,有些疑惑道:“这样的题材,会有市场吗?”
也不怪布莱克质疑,其实莱曼一开始知道这个剧本的时候,同样对它的处境有些理所应当。
如果说剧本库里,被堆积没人看好的项目类型大致分为三个方向的话。
第一类就是文笔太差,压根没眼看;
第二类就是题材老套或者题材太过锋锐,让人有所顾虑,才导致的没人制作,比如《朱诺》,讲未成年人受孕,涉及的未成年人以及性观念,还是比较让人害怕拍出来后被观众抵制或者风评太差,投资受损的;
第三类就是投资过高,一般人没那个能力拍出来,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指环王》和《纳尼亚传奇》。前者受限于特效技术,一直到彼得杰克逊接手才算成功,后者第一部票房成绩就不算突出,续集拍出来后更惨,光靠票房已经回不了本了。
换言之,第三类的对导演和技术时代的要求很高,有些剧本,你就是还原不了场景,所以没人投拍,因为知道自家的能力,强行上马去做没有把握的事对于成熟的资本来说,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而布莱克手上的这个剧本就属于第二类老套题材里文笔还属于不咋滴的。
莱曼也算是从垃圾堆里把它挖掘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