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纲出征(三)(今日五更,抗击疫情求票求打赏求收藏)(1 / 2)

同日,尚书省呈上一份报告说,河北河东有些地方官员,正悄悄往外转送家属。这引起了宋钦宗的注意,他觉得必须赶快刹住此风,于是亲自批示道“朕所赖以共守祖宗疆土者,实惟郡邑之臣。近闻河朔河东,有守臣弗思体国,先遣家属,有一于此,民何望焉?朕念今岁之春,我实无备,故逃职之吏,逭其大戮。今边计鼎新,可以责其固守矣。法不可驰,恩不可再,五申三令,诛将必行。咨尔有众,体予至意。”

转眼之间,李纲答应出征的日子到了。六月二十五日这天,宋钦宗赐宴于紫宸殿,众大臣集体为李纲送别。接着,宋钦宗又赐御筵于琼林苑,亲自为李纲饯行。赏赐慰劳,可谓优渥。

第二天,李纲以宣抚司名义下令犒赏军队,准备出征。李纲想,自己是一介文人,初次担任宣抚使,手下武将恐怕不服。因此,出征前必须将宣抚司军威树立起来,而最好的立威办法便是杀人祭旗。可是,杀谁呢?

这时候,恰好姚古受命还阙,其手下部将乐州都统制熙河路军马使焦安节随同来京。李纲于是抓住这个机会,将焦安节召至宣抚司逮捕,历数其罪状在威胜军散布谣言,“虚传贼马且至”,动摇军心,劝姚古退师隆德府,又劝姚古遁去,致使“两郡之人,皆惊扰溃散。”为严明军纪,以壮军威,李纲下令斩之。全军见状,一派肃然。

六月二十七日,李纲率一万两千人马从京师出发,向河东进军。种师道抱病送李纲出城,回家后叹曰“兵可忧矣。”

李纲出发前,学习诸葛亮,向宋钦宗呈上一份出师表,表中说道“畿甸、汜水关、西都、河阳皆形胜之地,然而城壁颓圯,当亟修治。今虽晚,若并力为之,尚可及也。祖宗创业守成垂二百年,圣圣传授,以至陛下。适遭艰难之秋,金人入侵,中国势弱,此诚陛下尝胆思报、励精求治之日。愿深考祖宗之法,一一推行之。进君子,退小人,毋以利口谝言为足信,毋以小有才而未闻君子之大道为足使。益固邦本,以图中兴。上以慰九庙之灵,下以为亿兆苍生之所依赖,则天下幸甚。唐恪、聂山乃小人,而陛下却一心信任,如此下去且将误国,故于此申言之。”

宋钦宗阅后,在劄子上批了四个字“铭记于怀”。

六月二十八日,御史中丞陈过庭上奏弹劾姚古,他说道“姚古虽世家本将,实乃畏懦之辈,素无战功。之所以能登将坛,持节钺,是因其善以名马宝货,奔走于童贯之门。自太原被围,古提重兵于威胜、隆德,逗遛数月,未尝寸进。等到种师中以忠勇自奋,苦战榆次,而古却违期不应,遂致师中失利而殉国。此古可斩之罪一也。

朝廷命古解围太原,然未有一骑一卒敢入南北关。自师中失利,古退师威胜。士庶叩马恳诉,愿共守御,古却领兵连夜遁去。致使威胜之民,扶老携幼毙于道路,哭泣之声振于山谷。此古可斩之罪二也。

古既退师,其部将又妄言于众曰国家已割太原与金人,我辈所以南归。于是,役夫只搬运粮草器甲,其余物资皆委弃而去。此古可斩之罪三也。

兴师之初,有十五名勇士直入隆德府,缚获伪隆德府守官以献,兵不血刃而得一郡。然而古掩盖其功,不如实奏报,致使此十五人,只得赐帛而已。士气由此沮伤,抱戈不战。此古可斩之罪四也。

伪隆德府守官,自言先世乃汝颍间人,深有效顺之意。缚至军中时,古若能如韩信之师李左车,李愬之释李祐,则太原之围自此可解。古乃贪冒功赏,献囚于朝,用心不忠,安能成事?此古可斩之罪五也。

古军中妇人,不可胜数,因而人无斗心,士气不振。此古可斩之罪六也。

古欲退师,然无端由。忽有统制官焦安节厉声而前曰敌骑逼近,何为尚留于此?古既不能斩安节以慰众心,又听从其言,率众宵遁。此实乃古之谋,假手于安节。此古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