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王景面前的,乃是几份文书抄件。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既有关于卢龙镇的调查,也有人翻阅古籍,查找的自古以来,有哪些办法可以判断两人是否为血亲。还有人表示本地有神医,有独门药物可以判断两人血统百发百中从不落空等等。从这些文书内容看,既有京官也有外臣,其中也包括地方州郡的官吏。从其中语气看,这些人对刘威扬既视为君主,又视为父亲,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那种近似于狂热的爱戴。这便不是普通君臣那么简单,更接近于庙堂中常见的“私人”关系。文臣中的师生,武人中的袍泽旧部,往往更有这种感情。乃至王景都想不明白,刘威扬几时又是通过什么手段,笼络起这么一批人。
来人继续说道:“他们的文书内容,大总管应该看得明白,其所指为谁,也不需要我多说。现在事情就摆在这里,接下来就看大总管如何选择。是束手待毙,还是奋起一搏?您在庙堂沉浮多年,这里面关窍您应该清楚得很,哪怕这些调查最后都是徒劳无功,令郎也不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疑心这种事易生难灭,换做你是刘威扬,会把江山交给一个自己疑心不是亲生的儿子么?你如果想要拿回江山,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我们合作。就像这些年我们做过的一样。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帮助大总管做到这一步,是大总管你缺乏诚意。贪狼大人为人宽宏大量,不去计较这些,还愿意继续帮助阁下。这是何等的慷慨,您又是怎样的回报?”
王景也得承认,对方说得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其实最简单的一个证据,就出在眼前这些书信上。如果刘威扬真的愿意把江山交给佑儿,现在开始就该一点点移交权力。要知,虽然王佑如今掌握神策军,可这说到底是朝廷部队,不久之前莫家造反时,这支人马也没跟着附逆。王佑经略时间尚短,更不可能让他们跟自己去干这种抄家灭族之事。何况当皇帝不是当武将,不是说有部队支持,就能坐稳龙椅。要想能够把江山牢牢控制在手,自然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班底,刘威扬从头到现在,一直让王佑负责军伍,却从不让他参与行政,这确实令人感到可疑。
这时,那名使者又说道:“另外有一件事,大总管想必也注意到了,就是此番大军出征之前,朝中又有人上本,要求陛下重塑法司裁抑枭卫。在枭卫发迹之初,就有人上过这种本章,可是过后不久,这些大臣无一例外尽数家破人亡人头落地。也正是踩着这些人的尸体,枭卫才能登上今天宝位。有这个先例在,十几年无人敢弹劾枭卫分毫,这些话总是没错吧?可是现在呢?这次上本参奏枭卫的大臣个个活得好好的,每一个人被杀或是下狱,这总是没错吧?当然,可以说是大战在即,不能祸起萧墙,这也是情理中事。可是大总管再想想,这些人参奏的内容为何?他们的本章大总管想必都看过了,其中文字言之有物,所指皆为枭卫要害,这总是无错吧?枭卫从来自成体系,外人难以侵入,这些情况如何走漏?又是谁把这些东西交到那些上本参奏的官员手里?刘威扬把这些奏章留中不发,为的又是什么?您是个聪明人,很容易想到。自古以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莫家组建神策军时,也以为自己是为刘家效死,就有了免死金牌,结果又怎么样?若是有朝一日,同等命运落在枭卫头上,也不足为怪。”
王景这次没有开口辩驳,因为他发现来人所言,正是自己心中最大的担忧。枭卫这些年打着为皇帝访查奸邪的名义,做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王景心里有数。毕竟枭卫的存在就是为皇帝干湿活,很多事情本就没得选择。再加上十几年来无人可制,下面的人难免生出骄纵之心,借着这个身份横行不法也就在意料之中。不管多严格的军法,也没法限制这种事发生。作为枭卫的统领,非但不能整肃部下,穷治军法,还得设法为其包庇遮掩,否则就很难让部下归心。
再说自己父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