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先帝的灵位,向着午门步步逼近。
领头的顾世维面容坚毅,六部尚书紧随其后,一副慷慨赴义的模样。除了整齐的脚步声和乌鸦哀鸣,午门外已经听不到其他任何声音。
看了看午门的城楼,顾世维将先帝灵位高举过头,六部尚书皆上前一步,将灯笼放于身侧,随后跪倒在地。身后群臣则随着六部尚书的步伐,如浪潮般跪下。
“陛下,受胡妃盅惑,不纳忠言、忘却祖训、枉顾国人,致有无定城惨变。至今仍不思悔改,一意孤行!臣等有负先帝所托,不能规劝圣驾,请先帝恕罪!”
“请先帝恕罪!”
群臣同声高喝,几百个声音汇成一股浊流,淹没了午门城楼,向深宫内奔腾席卷而去。
荼盈寝宫之中,刘威扬猛地站起, “顾世维这老匹夫竟敢如此?”
赤忠跪在刘威扬面前,手中高举着一卷白绫,白绫上尽是殷红字迹,赫然是一份血书。
“这是顾世维带群臣给陛下上的血书,请陛下圣裁……”
“圣裁?这算什么圣裁,这是逼宫!顾世维欺君罔上,理应灭其九族!”怒火让刘威扬已经逐渐失去理智,否则向来对百官仁厚的君主又怎会说出诛九族的话。杨烈并没有责怪刘威扬的意思,这位墨门矩子心中同样怒火升腾,他愤怒的原因倒
不是顾世维在这个时候发难,有牵连自己的嫌疑,而是这血书上列举的群臣请求让他难以接受。
“一、下罪己诏,反省过失;二、废荼盈皇妃之位;三、复祖制,军事与南曜诸国共商、政务与百官共计;四、立皇长子宸英为太子;五、与神狸永绝永好!”自刘威扬无定兵败而起,至顾世维主导天京城发难,再到现在群臣于午门外哭拜先帝等同逼宫,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就在墨门矩子杨烈与刘威扬相见的刹
那,顾世维也图穷匕见暴露了自己真实想法。
顾家原本是无定军军主,后从武入文出将入相,依旧是当世最出色的人才。这五条陈情真假互包,虚实杂糅,不愧是相国手笔。荼盈已死,废妃位乃是个名份问题,实际意义不在于一个死人位分,而在于刘宸瑞。显然顾世维担心杨烈把刘宸瑞带回京城,更担心皇帝爱屋及乌,不顾一切把刘宸瑞捧
上太子宝座,所以来个先发制人。至于神狸永绝友好,这条其实根本不用说,闹出无定城之乱后,就算是群臣求着皇帝和神狸修好皇帝也不会答应。说这条的目的看似是帮着皇帝说话,实际是堵死最后的
可能。万一荼盈侥幸不死回来,有以上两条,也能让她永远不能回到后宫。
顾世维和荼盈没有私人恩怨,何况作为一个合格的相国,他也不会把私人恩怨带入庙堂,五策里特意有两策针对她,原因都是为皇长子刘宸英。刘宸英虽是长子却是庶出,在宫里地位尴尬。可不知为何,顾世维对刘宸英格外看重,也正是因为这位宰辅重臣的庇护,饶是莫华妆对这位皇长子恨之入骨也无可奈何。
顾世维身为三朝元老两朝帝师,已经达到了人臣所能抵达的巅峰。显然,他现在的目标乃是三朝帝师,要把皇长子推上宝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要刘威扬下罪己诏这个要求。这一步目的是削弱天子权威,三征神狸让刘威扬在臣民心中地位如同神明,这次下诏罪己,就是要把他从神坛上
拉下来,让老百姓知道这位皇帝也不过如此。失去了臣民的敬畏服从,日后刘威扬再想做什么大事,就更要受百官掣肘,也不可能在事件平息后随意废除太子。至于军政共议条款,就是百官给自己留的退路了。顾世维能发动起那么多人,很大程度也是靠这一条。军事共议只不过是个障眼法,实际是为了驳回之前刘威扬的北伐圣旨。南曜各国绝不反对北伐,但肯定反对用自己的部队北伐。刘威扬得不到其他国家的军事和物资支持,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