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山祖师,单骑救主(2 / 3)

仗剑扶犁记 木明 3867 字 2020-09-23

之职。”

老爷子喝了口茶,继续讲“此后陆博韬便在我大唐安家定居,并娶长安姑娘张氏为妻,生有一子取名陆元一。据传这一半夷人血统的陆元一长得倒是精致,可奈何顽劣异常,不读四书之论,不学韬略之策,更不喜舞刀弄棒,只爱游山玩水周游列国。

贞观十八年,太宗皇帝兵分三路,御驾亲征高句丽。陆博韬因善于研制攻城器械,便让他代领库部郎中令一职,伴驾东征,我朝大军跨越辽河,相继攻克卑沙城、白岩城,兵锋直指安市城,可这安市城高墙厚,城内将士又是负隅顽抗,一时久攻不下。

话分两头,且说这陆元一游玩至朗州武陵郡境内,不知为何竟八年未归,只是不断捎有书信回家,谈及自己巧遇一位得道高人,有意随此人习武修行,八年时间转眼即过,这日陆元一学成归家,听母亲谈起东征之事,心念父亲安危,便一人单骑快马奔至辽东。

陆元一抵达安市城之时,恰赶上太宗被困封龙山,这封龙山原本叫驻骅山。好端端的,天子怎会被困在封龙山上呢?只因安市城久攻不下,双方互相掣肘陷入了僵局,眼见深秋来临,如此拖下去对我天朝大军极为不利。江夏王李道宗想了一条引蛇出洞的计策让世勣将军佯装天寒而匆忙撤军,引诱贼军出城,自己于城北二十里设伏。太宗采纳了李道宗的计策,并附加一计命斥候散播假消息,说皇帝水土不适,身体抱恙,再令李世勣撤退时留下全部粮草辎重,装作匆忙班师之状,如此贼军必信。可古语有言‘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太宗计谋虽妙,无奈却被内奸告密,敌军来了个将计就计,拂晓时分趁着天色模糊,只派了小股骑兵追赶李世勣,大军却从偏门出城,沿小路摸上驻骅山,直冲太宗中军大帐,太宗身边只有少许亲卫,且战且退,后被困于主峰之上。

高句丽正欲大火烧山之时,陆元一抵达战场,见这般情景哪里还顾得上多叙父子情谊,陆元一简单询问战况之后又是一人单骑来到安市城下,途中三拳两脚截获了敌兵三支铁枪。

陆元一威名赫赫的一生便从这三支铁枪开始了,也不知他从哪里学来如此高深的武功,只见他抛出第一支铁枪,这铁枪宛如刀入豆腐一样,直插城墙之中!乖乖!这是何等的力道!陆元一轻点脚尖,竟然跳起两丈有余,径自落在铁枪之上,如履平地,又向高处抛出第二支铁枪,再一动身离地面已有四丈距离,城垛上的守卫早已吓得脸色苍白,不知所措,第三支铁枪如法炮制,只是须臾之间,陆元一大气不喘地登上了安市城的墙头,直奔城主大堂而去。也就盏茶时间,陆元一再次出现在城头上,只是这次手里提着两个捆得像粽子一样的人,一个是安市城城主杨非春,另一个是泉盖苏文派来的督邮,高句丽军兵早就吓破了胆儿,谁敢拦他!陆元一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手提一人径自跳下城墙,飘忽落地,三人毫发无伤,真乃天神下凡也!”

老爷子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继续讲“陆元一驾马来到封龙山,贼军见主帅被俘,四散逃去,或被长孙无忌率军截杀,或苟且逃回安市城中,龟缩去了,自此,封龙山之围不攻自破!

太宗皇帝大喜,连连称赞陆元一武功盖世,冠绝天下。当即下令,命左右侍卫处死杨非春二人,陆元一上前劝阻‘据在下所知,城内将士之所以如此顽抗,皆因李世勣将军曾言,我大军破城之日,鸡犬不留,这才激起了安市城的抵抗情绪,在下也知道此乃世勣将军的恐吓之言,并非真要屠城,陛下如若斩了此二人,不但没有儆效作用,只会让城内军民反抗到底’。

太宗听闻,不但不怒,反而喜欢他这直言敢谏的性格,于是由此作罢,放二人归城去了。

太宗欲封陆元一为将军,让其为国效力征战辽东,元一不受,回禀太宗道‘在下学艺之时,家师再三警示,武功只可用来止戈扶困,断不能借此逞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