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杉景胜军再次出手攻击。有“鬼柴田”之称的柴田胜家勇不可当,一连突破了多道防线,直逼山顶。上杉景虎军抵挡不住,在全面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然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北条氏政的答复终于被传令兵送了回来——不要轻易和织田军决战,派出使者和对方和谈。
得知这一消息的上杉景虎军顿时士气全无,草草抵抗了几下就败下阵来,放弃了南山后撤,一路撤向了越后国与上野国交接的板户城。上杉景胜眼看局面大好,率领大军追杀而去,然而追着追着却发现织田家的部队并没有跟上来,而是缓缓地落在了后面。担心自己孤军深入被反击的上杉景胜被迫停了下来,这时他才得知——北条家已经派出使者和织田家搭上了线,两方似乎正在和谈。
上杉景胜气得火冒三丈,觉得自己又被织田家玩弄了,派出使者向织田家理论,不过却被以“织田信长下令我们与北条家和谈,身为臣子没办法忤逆主公”这样的借口给堵了回来。其实,向织田信长报信的使者压根还没有返回,这一切都是织田信忠和重臣们在拍板。
“一个统一的上杉家和统一的越后对织田家很不利。”雨秋平在评定会议是这样说的,对于这一套,了解近现代史的雨秋平再熟悉不过了,“如果彻底歼灭了上杉景虎,那上杉景胜就可以统一除了春日山城外的越后。我们虽然要求他不能不经过我们允许就和其他势力缔结同盟,但其实也拿他没什么办法。他若是和武田家、北条家达成了协议,然后反身猛攻春日山城,那可有我们受的。春日山城补给困难,孤悬领外,难以支援。而且春日山城周围的豪族世世代代侍奉上杉家,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到众叛亲离的局面里。”
“让越后和上杉家都分裂,一方面可以削弱上杉景胜的力量,让他不能对我们发难。同时,保留上杉景虎的势力也很有意义。只要有上杉景虎在,北条家和武田家就肯定会支持上杉景虎掌控越后,而不会与上杉景胜达成协议。现在弱势一方的上杉景虎得到了支持也拿春日山城没办法,却可以牵制上杉景胜让他束手束脚不敢去打春日山城,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把上杉景虎赶尽杀绝。”
于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织田家和北条家缔结了协议。以信浓川为界,信浓川以西的越后归上杉景胜所有,信浓川以东的土地归上杉景虎——其中包括了鱼沼郡、古志郡和蒲原郡的部分领地,以及枥尾城、板户城这样的重镇。而对于北越后新发田家的内乱,则以新发田城为分界线,上杉景虎一边的新发田重家获得新发田城以南的领地,和本庄繁长的扬北众连成一片;而上杉景胜一边的新发田长敦则获得了新发田城以北的领地。
在这样的划分下,上杉景胜大约占据了越后五成的领地和六成的石高,上杉景虎则占据了四成的石高。虽然上杉景胜在划分上占据了便宜,可是背后有北条家撑腰的上杉景虎丝毫不输上杉景胜。上杉景胜虽然在织田家北条家谈判时百般阻挠,可是实力弱小的他毫无办法,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越后被一切两半。虽然对织田家恨得咬牙切齿,可是他此刻却也不得不借助织田家的力量来对抗上杉景虎。
等到一切事情尘埃落定,织田信长的答复才送到了春日山城——便宜行事。看到这答复的众人哭笑不得,果然是织田信长的风格,幸好之前织田信忠果断出击,让织田家占尽了优势。
织田军在天正五年(1577)年底、天正六年(1578)年初的攻势,一举瓦解了制霸北陆多年的上杉家。越中、能登全部被北陆道军团收下,而春日山城也落入织田信长手中。越后的上杉家,更是被分割成了两个,再也无法构成威胁。由于雨秋平始终隐藏着身份,这一战的功劳自然被功于织田家的少主织田信忠身上。本来因为惨败而蒙上阴影的武名一瞬间扭转,让他在织田家中威望大增。
织田信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