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见缘起即见法 见法即见佛(上)(2 / 3)

万古画天诀 翠花 3364 字 2020-08-09

待一段时间?”

蛰庚有些犯难,这些年来除了他从部落走出,还没有外人去过他们部落,心中吃不准将宗无圣带回去,会不会引起部落首领反感?

宗无圣观察蛰庚表情,心知他有些犯难,于是说道“阿弥陀佛!”

听闻宗无圣口中莫名其妙言辞,蛰庚脑海遽然一震,心头生出熟悉之感,似乎与战圣长廊里面的气息同出一辙。

“你刚才说的‘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宗无圣在华夏时,就对佛教文化有莫名崇敬,佛教知识自然懂得不少,也不隐瞒,娓娓道来“阿弥陀佛乃是一句禅语,出自一个神圣群体,他们毕生传法心印,教导世人洞悉因果,从而积德行善。”

蛰庚似乎对佛教知识甚是渴求,认真听着宗无圣讲述,心思此人所说的话似乎就是他在寻找的东西,于是眼神散发出坚定,说道“蛰庚请宗公子随我回部落。”

宗无圣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微微点头示意。看到合十礼,蛰庚又是一惊,不自觉的双手合十,躬身还礼。

“我们出发吧。”

还在沉思自己这是为何的蛰庚,被宗无圣轻轻召唤,唤回思绪后,若有所思的与其并肩前行。

二人来到山下,已是卯时,一轮红日跳出叠嶂峰峦,为群山洒落第一缕光辉。一路上,宗无圣一直为蛰庚讲述佛法知识,蛰庚则是像饥渴的学子,认真听其讲述,每每听到精妙处,随之面露欣喜,轻声叫好。

蛰庚所在的部落,位于丹霞山脉深处,那里人烟罕至,道路难行。二人足足走了三天三夜,蛰庚才道“走了一半”。

二人现在身处丹霞山脉深处,前面已经没有了道路,一路荆棘密布,蛰庚走到前面,身体之上扩散出一股金黄色光晕,将其包裹在内。

蛰庚一马当先,向着密布的山林深处走去,所经过之处,树木被气息压弯,向两侧倒去,形成一条小路。宗无圣跟在身后,顺着蛰庚开辟出来的道路缓缓前行。

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前进,风餐露宿。渴了就到山泉旁边畅饮一番,饿了则摘一些野果充饥。

在宗无圣一路讲述,蛰庚一路学习下,二人再次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六天清晨,来到一处万丈山涧。

二人站在云雾飘渺的陡峭悬崖之巅,极目眺望眼前万里云海,宗无圣顿生豪气“山高人为峰!”

清晨的朝阳冉冉升起,从万里云雾中透射出万道金光。雾气渐渐被阳光驱散,显露出一隅真容。

只见万里云雾中,一座座形状怪异的群山显露峥嵘。

一看之下,宗无圣顿时惊呆,群山合在一起竟然是一副卧佛形状。宗无圣自然知道,在华夏所学佛教知识中对佛陀涅槃(逝世)知识尤其深刻。

佛经上讲,佛陀知道自己即将涅槃,于是来到拘尸那咖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颗婆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身卧着逝去。

所以以后华夏出土的卧佛相,都是这样的姿势。

宗无圣细细打量,群山形成的卧佛相轮廓分明,五官更是清晰可见,只是看到卧佛模样后,有些诧异。

华夏的佛像,一般都是宝相庄严,面目慈祥。而这座卧佛面孔却狰狞可怖,给人一种震慑人心的警示感。

宗无圣沉思中,已日上三竿,眼前白雾渐渐散尽,山涧中的景物尽收眼底。宗无圣惊讶的看着眼中场景,顿时再次被震撼。

只见卧佛形状群山竟然似悬浮峰,与山涧下方土地没有一丝关联。唯有群山两侧一根水瓮粗细的藤条将整座山悬挂。至于藤条挂在天际何处,宗无圣无法目及。

“云雾消散了,我们通过吊桥就能到部落了。”蛰庚提醒一句,打断还在震撼中的宗无圣。

宗无圣收回思绪,看向蛰庚手指方向,脚下山巅与对面卧佛山之间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