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周瑜的根本立场(2 / 3)

虽然想透了其中原委,但是刘备并不生气,因为二人并非虚言,“汉室正朔”的确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再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自己欲图扬州,而周家却是江东数一数二的豪族,如果能够将周瑜拉进自己的阵营,对于刘宠来说必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虽然此时的周瑜,乍见之下,只不过是一个样子好看的“小鲜肉”,刘备还是立刻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使得鲁肃、周瑜都觉得“倍儿有面儿”,自己这一步也算是走对了。

这事要是从头说起,恐怕能一杆子捅回十几年前。

刘汉少刚刚穿来“他们汉朝”那会儿,时任洛阳令的周异正是周瑜之父。假如那个时候刘汉少要是能挑选一个“伴读小书童”的话,或许还可以多拜一回把子。可惜那会儿刘汉少整天颠三倒四,茫茫然然,哪能想起这回事啊?更关键的是,学渣虽然知道“周瑜”,但是不保证知道“周异”。

后来黄巾造反,天下动荡,周异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当时的周瑜也只不过是个小屁孩,除了接受命运的安排,跟着家里的大人们屁颠屁颠的跑,还能怎么样呢?

再后来,小屁孩渐渐长大,闯荡江湖的时候便听说了“小霸王”之名。与孙策相见,因为二人同年,又脾气相投,好一番“久仰、久仰,佩服、佩服”,拜没拜把子,旁人不知道,估计也是一起看星星,一起看月亮,一起偷看女厕所。

只是现实的残酷,永远没有“低裤”。谁又能想得到,孙文台那种人,居然能给皇帝当主簿!然后孙策全家便搬到了洛阳,与周瑜这位小基友生生的一撕两半,天各一方。

阴差阳错,一晃经年,小屁孩变成了眼前的美周郎,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当然也有了一点傲气。

假设一下,如果不是生逢乱世,而孙策那个二货又是敢打敢杀的主儿,以周瑜的才学与智商,还会变成孙策的小跟班吗?恐怕反过来,允许孙策给周瑜当小狗腿,都还是看在他长的不算难看的份上。如若不然,便是他们俩也像刘关张三兄弟那样,喜欢在一起讨论兵法战策,而周瑜更喜欢防守,否则以周瑜那个家世背景,能够允许他低调吗?

可是现在,据说孙策都已经是旅长了,虽说站岗的地方偏远了一点,可是好歹也是警卫旅的旅长啊。

而自己呢?

居巢长?

就这估计还是刘宠看着周家的面子给的!

周瑜也曾经想过去北边,看一看有孙策所在的诗和远方,然而受家世所累,不可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再说了,孙策都是旅长了,难道咱要觍着脸跑到大凉州,求他收留,跟着混个排长?

更重要的是,北边的那些所谓新政,与周瑜有着根本立场上的矛盾,以及思想理念上的差异。刘宠治扬,不得人心,但是和北边比较起来,刘宠对于世家大族的打压,简直都能算是仁慈的。

怎么着?

刘汉少那位皇帝哥把北边世家大族的羊毛都薅干净了,我们南边的再颠儿颠儿的送上去,让他使劲薅?

所以听说徐州来了一位刘玄孙,一曲肝肠断,长使自个儿泪满襟,周瑜觉得也许终于有人能够扛起大汉音乐界的半壁江山了!

不管怎么说,人家刘备的名声还是很好的,“宽厚仁德,礼贤下士”嘛。

再所以,周瑜便撺掇鲁肃借着陈登,抖了一个小机灵,要是不能把那位刘玄孙引来,说明传言不实,自己与鲁肃还可以再等等看。

然而结果却连周瑜也有些意想不到,这位刘玄孙礼贤,一至于斯,瞅着自己的小眼神好像随时都想扑上来亲一口似的。周瑜的小心灵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当即便向刘备谏言第一,明公应当立刻派人潜入北朝,探知霹雳弹的制造之法;第二,扬州之事,只能速决,不可缓图,因为北朝绝不会给明公留下太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