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言!”江钲也起身施礼正色道。
“好,此事由文相主持,你们尽听吩咐便是!”赵昺点点头,指向文天祥道。
“谨遵圣命,请右相吩咐!”几个人起身分别向小皇帝和文天祥施礼道。
“待臣等计议后,再奏请陛下!”文天祥起身还礼道,心中也是大松口气,有了陛下的力挺,这些人的支持,事情便好办多了……
送走了众人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喝了点酒,又费了半天脑子,赵昺觉得十分疲惫,简单的洗漱后便早早睡下了。可躺下后又难以入眠,脑子好像不听指挥似的停不下来了,想着今天的事情,琢磨着还朝后该怎么办,如何去应付那些试图‘换马’的家伙。
“唉,治国怎么这么难!”赵昺翻个身喃喃地道。如今战事很快就要结束,他的主要精力将转向治理国家,现在已不同在琼州,而是整个江南地区,管理的人口也以千万计。这一直是他在琼州的梦想,可刚刚开始就觉得太难了,真不如在外领兵作战。
“今日官家不是在宴席上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吗?怎么又觉得难了!”在塌边值夜的苏岚插嘴道。
“说说容易,做起来却是太难了!”赵昺将身体转向窗外苦笑着道。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但其中却另有含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管理向来是作为一种智慧,而非一门知识被谈及的。它的最高目标不是科学化,而是艺术化。治大国如烹小鲜,象征的就是一种高超的治国艺术。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以正治国,这也是当年初到琼州应节严给自己上过的一课。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以正治国,以奇治兵,以无事取天下。”治国以“正”,就是要光明正大,不能搞歪门邪道;而治兵要“奇”,则要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领兵打仗的“诡道”来治国是不行的,而用治国的“正道”来领兵打仗也不一定行得通。
儒家宗师荀子最反对的也是治国不正,权术横行。他说“人君者,隆礼遵贤而王,重法爱民则霸,好色多诈则危,权谋倾覆幽暗则亡。”在他看来,以德治国是王道之路,以法治国是霸道之途,而权术立国则是最糟糕的一种治国方案。因为,权术一旦横行,就会把国家带入毫无秩序的混乱之中。这样的国家,内耗必然增加,管理成本也会骤然上升,到了无法应付的那一天,就自然而然地走向灭亡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第二要义是选贤与能。这是一种看似平常却高超的领导艺术。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合适的人安置在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其角色作用,而不是对具体的事务进行干预。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就曾提出过“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观点。在他看来,君主作为最高管理者,不必事事亲为,而是要学会将主动权交给手下的大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新中国的开创者毛爷爷亦深谙此道,他曾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具体来说,以正治国,就是要有一套保障国家机器自发运转的良性规则,而且这一规则能够一以贯之,不因人而废,因事而止。一旦做到了政令畅通,国家这一组织系统就会健康运作,自动调节,而不需要管理者过多地干预。
赵昺虽然清楚这个道理,也知道如此自己可以省去很多事情,但是也知道如此就需要‘放权’。而他更清楚自己的权力来之多么不容易,可以说是用命换来的,况且现在仍有人觊觎自己的权力。所以他十分谨慎,而这也让自己活的十分累,面对新形势有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