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 靴子落地(1 / 3)

让贺惟贤欣喜的不止是是自己升官进爵,而是山西道的确是个好地方。这里是地处大都与上都之间,是往来两都间的必经之路,且称得上是腹里地区的腹里。

首先山西道称得上是蒙元朝廷的粮库,肥沃的土地可以出产大量的粮食。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其就安排草原上最擅于种地的汪古部在此屯田,而到了忽必烈上位后,又将侍卫亲军屯驻在山西屯田,以保证京畿粮食的安全。

当然不光山西道本地的粮食被大量征收送到蒙古草原上供应驻军,整个中原甚至江南的粮食都要集中到大同的巨大粮仓中,以方便供应蒙古草原上的牧民。而每逢遇到灾年,草原上的部落就会前来吃‘救济粮’,所以说山西的粮食是整个帝国运作的关键。

其次山西道几乎垄断了蒙元的军工生产。按照分工大都匠人负责弓箭,拥有大都弓匠提举司,大都箭局,大都弦局等机构;山西地区是华北输送铁器到草原的中心,同时也是朝廷的铠甲制造中心,又有孙威祖孙三代铠甲大匠专门为研制,成吉思汗曾亲自用弓箭射击都不能射穿。

正因为山西道集中了诸多的技艺精湛的制甲工匠,也使得这里集中了丰州甲局、应州甲局、平地县甲局、山阴县甲局、白登县甲局等机构。除了铠甲,山西的刀剑等冷兵器生产量也十分巨大,朝廷为此专门建立了广胜库,负责掌管平阳,太原等山西军工产品。

此外山西还是蒙古人的马匹,牛羊仓库,是蒙古骑兵的第二故乡。忽必烈建立元大都后,聚集在大都周边的部队就没了养马的地方。甚至连怯薛军也不例外,他们占了大量土地,却发现这些土地都是上好的农田,舍不得拿出来养马。

因此忽必烈在山西北部建立马监,还把元军从各地征调的战马寄放在山西,就连蒙古王爷也把自己的爱马放在山西中部放养。遇到战事紧急,元军还大量从山西“括马”,此次为抵御南朝北伐,腹里地区就括马十余万匹,而仅从山西大同,太原两地就搜刮了近五万匹。

山西有海量的装备,粮食,马匹和牛羊,山西还有丝绸出产,因此也被蒙古王爷看重。太原等地还有术赤家族的五十多份封地,这些封地上的出产甚至要被送到亚欧大陆另一端。就连察合台家族和窝阔台家族在山西也有封地,以致两大汗国的王爷也时刻想拿下山西。

正是山西道地处勾联中原与草原的绝佳位置,以及丰富的产出,成为元廷在北方的军事中心,也是蒙元与草原叛王们争夺的焦点,两厢混战时也是决胜的关键点,无论谁抢到了它就可以对大都一方产生致命威胁,因此向来朝廷皆会派遣重臣镇守……

大汗许了贺惟贤担任行中书省左丞,又封了郡王,还将他派到河东山西道兼领宣慰司,远离朝廷的是非,他当然十分满意,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使命的重大,这稍有差池不仅脑袋落地,家中九族也得被满门抄斩!

如今宫外已经是危机四伏,在事情没有最终有结果之前,贺惟贤以为还是宫中最安全,且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安排。左翊侍卫亲军中又很大一部分是从上都选调而来的,其中不乏自家族军。他请旨将所属的五个千人队尽数调入京中,布置在宫城附近,并把亲信之人皆安排在宫防要地,并精选了一个百人队值守大明宫,以便能够毫不犹豫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万事具备,让贺惟贤都有着急了,这真金怎么还不死。这几天他是寝食难安,手里的两副密诏更像是悬在头顶上的刀,为了保守机密,也为了自己的性命和前途,他是片刻不敢离身,睡觉都要枕在头下。且严守秘密,密诏中的内容连方臣祐都没有透露半分,以免其知道后行止失措露了马脚。

不过活在煎熬中的何止是贺惟贤。这些日子,真金的几个皇子天天以探病之名进宫请安,但是每次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