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只能买汽车票了!”尽欢叹了口气。
保卫大叔又说道:“汽车早上7点和下午1点各有一趟,你也可以坐船,大部分船是姑苏的菜船和渔船,杭城来的也有,得碰运气,不过就算是从姑苏转船,也比汽车票要合算!”
尽欢再三道谢,保卫大叔表情严肃古板,但实则热忱周到,服务精神堪称典范。
认真考虑一番过后,尽欢最后决定还是去坐船。
这大热天儿的,坐没有空调的客车,跟进蒸笼没啥区别,但坐船就不同了,船板上有河风,肯定要凉爽的多。
而且要是坐的上机动船的话,速度可能比汽车还要快。
计划好明早坐船出发,尽欢就用今天余下来的时间,好好再逛一逛沪江。
其实也没好逛的地方,主要是现在沪江也没啥景点,除了城隍庙、豫园和外滩,也就只能逛街买买买了。
这些地方尽欢之前跟胡君澜已经逛过了,实在逛无可逛,尽欢就一头扎进了废品站。
再过三四十年,沪江收藏家的数量之多藏品之巨,几乎占据国内收藏家的半壁江山。
追本溯源还是得益于,老沪江时期经济繁荣给予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
淮国旧前期的古董柜台,和最近十年沪江遍地开花的废品站、旧货摊,就是后来大部分收藏家的初期藏品来源地。
继续阅读!
其实红木家具这类能二次利用的查抄罚没物品,都是直接送淮国旧等旧货商店变现。
金银贵金属和玉器珠宝,也大多收缴银行,所以废品站最多的还是没被焚毁的书籍和字画等。
沪江废品站比川省规模大得多,工最人员也忙得很,根本没空盯梢,尽欢还真翻腾出不少东西。
尽欢鉴赏书画的眼光还浅,只按顺眼的挑,照款识来选,没一会儿就扒拉出一堆画轴卷轴来。
尽欢最喜欢是一幅关于寺庙的油画,寺庙外还有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物。
题款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大昭寺,荼,1961。
“荼”不是的吴冠中先生的笔名吗,说起来这里面有一段小故事。
吴冠中先生于国立艺专期间,酷爱梵高、高更,在画面中喜用大红大紫强烈的色彩。
他给自己取名“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做画面签名。
荼者,自必有一份热情,壮烈似火,如火如荼,荼者,代表苦难,痛苦。
其实相比较于七十年代后革新水墨画的灵动抒情,吴冠中先生再辞之前的油画,就显得非常浓烈质朴。
早期油画的题材也跟意识形态相关,都带有典型朴素审美。
这幅“大昭寺”也是这样,大昭寺的墙面、砖瓦、帐篷、地面与天空,皆以极简却又精妙的平涂描绘。
既准确交代和概括了物象的形体与质感,又展现了吴冠中对形式美感的独特理解。
这幅画既有西方油画的浓墨重彩,也带着典型的东方画作的故事感,尽欢觉得简直捡到宝了。
自带锦鲤穿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