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关于《刻意练习》这本书(1 / 1)

这些天我以极为专注的态度,极高的速度看了两本书,一本是《怪诞行为学》,一本是《刻意练习》。之所以看得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前者我以前读过,后者我本来就看到了68左右,只剩后面一小部分了。

体验感完全不同。

《怪诞行为学》是一门行为经济学的著作,其本质是科学。所以它有很多科学实验,有研究与探索发现,作者不急于做出某种结论,而是向我们展示他与这个领域的其他人是如何探究真相的。读起来趣味横生,信息量极高。

而《刻意练习》有着鸡汤书的一贯特质它的内容概况起来极为简单,但是,它通过讲述无数个小故事,以及用大篇大篇的内容劝导你,将其延展成一整本书。

这很不好。

我的性格与思路基本上是理科型的,我可以被逻辑说服,一旦被说服,我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或策略,随即我就会去执行。

但是《刻意练习》与《人性的优点》等书是怎样做的呢?

它先给你讲小故事,让你明白不这么做的危害。

你被它说服了。

但你还得再看35个小故事,才能进入正题,它会教你怎样避免某事或者做到某事。

你必须再看46个小故事并且在里面找出它反复强调的做法。

接下来它继续试图在其他方面说服你,重复它一直以来重复的观点,并试图在各方面堵住你质疑的声音。这个环节你又会看到68个小故事。

这很好,可我是行动派,我一旦决定行动就不会再质疑了。

可是为了知晓、行动,我必须在无穷无尽的小故事与滔滔不绝的劝导中浪费时间,这毫无意义。

所以最后,我明白了,我决定了。

鸡汤文就用鸡汤文的读法,跳过小故事,只读有效内容,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整个作战。

科学著作就用科学著作的读法,跟随它的研究思路去读,完整看完他们做的每一个实验,思索这些内容与自己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不是让作者不断猜测并告诉你。

鸡汤文会假设它的读者文化程度低、兴趣度低、自律性差,各方面都继续强力帮助。当然,现实中确实大部分人是这样。

科学著作一般来说会假设读者文化程度足够,对该主题充满兴趣,无需多加解释自然举一反三,所以显得有条理,精炼,信息量大。

是的,我写这么多就是想说,我讨厌鸡汤文。

哪怕是在我心情不好,心态炸裂的时候,一本科学著作能产生的效果,也远比《人性的优点》这种鸡汤有效。鸡汤只会让我想起来我还焦虑着,科学著作则让我满脑子都是科学实验,完全忘记了我自己,也忘记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