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是自带武器盔甲的武装移民,毕竟那年头的中原到处都是蛮族部落,当年的华夏族还不是占多数的主体民族,所以华夏族的百姓们如果出门不带家伙那很有可能就被四夷抓去做成人肉叉烧包了。
所以周厉王姬胡得罪这些武装移民实在是殊为不智,虽然周朝时因为层层分封导致臣属们不能越级造反而没有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说法,但也让他老人家滚到山西的汾水旁边当汾王去了,开创了华夏的君主离线制时代。
此后十四年整个周朝都处于共和时期,史称周召共和,直到周厉王的太子靖继位为周宣王才结束共和时代,这一时期颇有一点法国大革命的味道,只是周厉王运气好没掉脑袋,刁民们也没想着废除君主制。
因此共和一词并不是欧洲传过来的舶来品,而是古已有之。
而野人顾名思义就是居住在野外的野人,他们是不能够进城的,事实上他们甚至都不是华夏族,自然也不可能有武器和盔甲这种大杀器了,这种华夏对四夷的科技优势一直保持到了汉朝时期。
汉朝时有一汉抵五胡的说法,说的就是汉人有精良的武器和盔甲,而胡人只有石头制作的箭头和皮革护甲,双方的战损比自然会非常失衡。
西汉时期的晁错在他的《言兵事疏》一文中对汉军和匈奴的长处与短处做过系统性的评价。
他说匈奴有三个优点,第一匈奴战马耐力比汉朝战马强,第二在复杂的地形比如丘陵和山地上骑射时匈奴骑兵比汉具装强,第三就是匈奴人忍受饥渴和风餐露宿的能力比汉人强。
好家伙,垂死病中惊坐起美帝竟是我自己,头一回吃苦耐劳咱不如别人。
不过晁错也总结了汉军的五大优势。
首先在平原地形上汉军的轻车(战车)和骑士(汉具装)的冲阵能力远强于匈奴,能很容易的就冲垮匈奴人。
注:秦汉时期步兵被称为材官,骑兵被称为骑士,战车兵被称为轻车,水兵被称为楼船士。
所以不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共和(周召共和又称共和行政指周厉王被国人赶走后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的时期)这些词是周朝原创的,就连骑士这个词也是秦汉原创的,只不过与世界接轨后咱们从古代抠了一些词来翻译欧洲的那些舶来品罢了。
其次汉军的强弩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强于匈奴人的骑射。
第三就是匈奴人的皮甲压根挡不住汉军的弓弩。
第四则是汉具装和匈奴骑兵近战时匈奴人根本打不过汉具装。
第五就是汉军材官在步行作战中能碾压匈奴人的步卒。
这也正好和十字军东征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阿拉伯人的科技并不比十字军落后,但阿拉伯人和匈奴人同样都是机动作战的作战风格。
而汉军和十字军都是走的重装冲锋的路子,论骑射你射不动我,我的步兵用弓弩也能轻易驱逐你的弓骑兵,哪怕你的弓骑兵借助马力增加射程再用上同样能增加射程的飞箭也没用。
我步兵的弓弩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比你弓骑兵加了两个射程buff的骑射还强,那你匈奴就只有冲阵一条路可以走。
但是汉军有汉具装,十字军也有骑士老爷,匈奴人和阿拉伯人都冲不过对面,等于说骑兵就废了。
而若论步战那就更不行了,汉军打匈奴就不说了,后者只有皮甲和石制武器,完全被汉军碾压打出了一比五的恐怖战损比,留下了一汉抵五胡的传说。
而阿拉伯人是游牧民族,并且和喜欢烧杀抢掠的匈奴人不一样,阿拉伯人的主业是做生意,这也是为什么帝国时代2里萨拉森人的民族特性是市场手续费只有5%和建造市场便宜75木材的缘故。
(萨拉森人是中世纪时西欧人对阿拉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