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叛乱无休止的发生,他需要有人强势的镇压王则叛乱,他正是看准了文彦博立功心切这一点。
狄青和文彦博之间的事情,在朝堂上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也没人提起,好像就跟没发生过一样,文彦博去平叛,顺利的话他回来会在军方有了绝对的权威,狄青那时候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韩琦经略河北,王则叛乱的消息他的奏折比密谍司的慢一点,当他知道宣毅军的一个校尉造反时,他的内心是不敢相信的。
贝州在他的印象中就是穷乡僻壤,他们的生活基本都是政府支助,长期的抵御北方辽人入侵,那里的潜力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庆历新政失败后,韩琦由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他不在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到了河北以后,勤练兵,多囤田,广积粮,修城建寨,他将自己的权利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韩琦在沉下心做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只要给他时间,将积累积攒到超出界限时,辽国就不足为虑,仅凭一腔热血是胜不了辽国的。
他对朝廷派来平叛的人也很好奇,这是摆明送功劳的,大理的消息他也听到了,他不相信朝堂那群人能经的住这个白送的诱惑。
“大人,这种功劳我们自己就可以啊!为什么非要等朝廷派兵来,您不需要······。”
韩琦停下脚步看着自己的属官说道:“兵部、枢密院、皇上的圣旨,你告诉我,我们有哪一项,你可知道,我们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做了,功劳也会变成犯罪,你信不信。”
属官心里和朝堂的那些人差不多,看见功劳就踏不开步子,自己是以被贬的身份治理河北,而他能再次启用的原因就是侬智高叛乱,这其中的道理他比谁都懂。
“下官没有大人的高瞻远瞩。”
看来属官内心还是不以为然,韩琦也不想为他多解释那么多,只是淡淡的说道:“只要让河北的民生恢复正常生活,抵御住辽国的入侵,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不要整天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说完不理还在懵懂中的属官,韩琦就带着几个护卫出城了,今天他要去巡查辽宋两国的榷场,陆子非建立这个榷场后,最大的受利者是那些吸血鬼一样的商人,虽然他们拿走了大头,但河北的百姓还是能喝到一点汤水。
对衙门来说税收是最直接的好处,有了钱他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河北离不开榷场,辽国也离不开,在那里韩琦可以了解到辽国最新的消息,这些对别人无关紧要的小道消息对他来说却无比重要。
对付辽国这个庞然大物,在正面不能直接对抗时,那就要从别处下手,经济、农业、商业都是另类的战争,而辽国不擅长的正是他们宋人擅长的。
而在西北的范仲淹已经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河北虽然有榷场,但西北在范仲淹手里力的支持商人,只要是去西夏、青塘、回纥,回鹘的商人,都会受到西北军方的保护。
这样的情势下,商人都是蜂拥而至,除去泉州、广州、登州这几个特殊的海港外,西北就成了大宋第二大交易市场,在范仲淹的手里,长安有可能恢复到盛唐时的繁荣。
葱葱郁郁的麦田预示着生命的希望,范仲淹很喜欢看着这一幕,别的都是虚的,只有实实在在粮食才是正道、王道,他只后悔自己领悟到这个道理有点迟。
这个想法和韩琦基本保持一致,他们致力于改革的国家矛盾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个最蠢的办法,难怪当时他和陆子非通信时陆子非告诉他,无论他怎么做都不会成功。
大理成为大宋的土地也让范仲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改革方式,这种方式同样也有弊病,但却比当初他那个直来直去的方式要好得多,在拥有了足够的土地后,朝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消灭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