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米团(3 / 5)

的眼神和微微的点头。总之不管是磕磕绊绊,还是手忙脚乱,第二批米团成型了,个别米粒微微发黄,稍微有点色差,得到的成品完全不影响食用。不再担心这些孩子,带着小云进了院子。

小云:“师父,为什么盐不化?”

杜安停下,坐在廊下的凳子上,小云站在跟前,啃着米团,拉着小云坐下,轻轻说道:“因为盐的熔点很高,要烧到特别热才会融化,你是不是在想,放水里也会化开,不需要很热,这两个过程是不一样的,你现在主要看文史类的书,等以后有时间,看看化学类的。”

小云:“嗯,不纠结这个事,米团,吃起来甜甜的,明明有盐参与,不会影响甜的程度吗?”

杜安:“不会,一点点的盐会让糖更甜,正是由于这微量的盐参与,让糖不再腻口,只需记住一句话,呵呵,职业病犯了,记不记都没事,要想甜,加点儿盐,微微有一点,会极大的改变回味。”

小云:“什么是职业病?”

杜安:“职业病就是人从事某个职业,并且对这个职业很熟悉,总是不自觉的说起关于这个职业的事情,或者小秘密,像我,做过几个月厨子,对厨房有一些简单的了解,所以不自觉的说起一些做饭的小技巧。真正的能人异士不会跟人说自己的厉害之处,一是怕人忌惮,二是怕真有聪明人一听就学了去。”

小云:“读书有职业病吗?”

杜安:“想来也是有的,满嘴之乎者也,总想用书上的道理说服别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轻看别人。”

小云:“如何避免?”

杜安:“不知道,我浅薄的认为,应该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吧,不让自己的学识拉开与人的距离,跟人聊天,多倾听,多说关于他们的事,就像看见柳廷,多夸夸他儿子,跟那些孩子说话,要把做什么事,说成玩点儿什么,一句没什么意思的话,说的有趣些,莫搞那些弯弯绕的东西,大人还好一些,小孩只能看到眼前,所以呢,一颗糖,一点吃的,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若是想让他们听从你的安排,说话的角度一定先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切入,从这个切入点再往大了提升,说整体的安排,不勾起他们的内动力,做事的时候多半要打折扣。找到说话的方法,应该就没有讲大道理的毛病了。学识沉淀下来,会让你对眼前的事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事物的走向,以及相关之人的反应都在你的意料之中,不再以情绪的方式思考事情的应对方式,从书本回到人本身,事本身,过了这一步,就没什么病不病的,你师父我,就是没修炼到家,真正的大厨不说厨房那点事儿。”

继续阅读

牙婆从外面进来,带着两个孩子,孩子手里抓着米团,三人手牵着手。看杜安坐在廊下,慢慢走过来,安娘子和四鲤进了厨房,不多时端着两碗饭出来。

杜安:“坐,俩孩子今天怎么样?”

牙婆:“好多了,有活泛气儿了。”

杜安:“嗯,挺好的。接着刚才的话茬说,牙夫人家里是做生意的,见过世面,对于言谈举止肯定是多有心得。”

牙婆:“不敢不敢。”

杜安:“人的表达一般可以简单的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一个完整的人会同时具有两种语言的表达,这两种表达,偶尔相悖,偶尔统一,牙夫人必然是知道我在说什么,你跟小云说说,有什么人,什么事,是符合这个特点的。”

牙婆:“那老身就不藏拙了,自幼听家里念叨,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做买卖时,来个人,说你卖的东西不行啊,一般不接话,他若走了,就是真觉得东西不行,做不成买卖,若是留下呢,就跟他说个价,说明东西来历,诉诉苦,念念经,也就成了。”

小云:“诉苦我明白,念经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