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打仗这事儿,最好是先虑败,再虑胜。因以我拙见,如是能在一两日内攻下酸枣,当然是再好不过,可如果一两日内攻不下?”
刘胡儿问道:“怎样?”
“这酸枣城,咱就不必攻了。”
刘胡儿顾看李善道,说道:“不必攻了?”
“洛阳等地的官兵、贾务本等所率逃走之张须陀部,随时可能会回来;知了翟公率我军主力北还,蒲山公率其部南下之后,退回荥阳县的杨庆也有可能会敢派兵出援,这种情况下,刘兄,你我两部兵力有限,我以为,实不宜久攻一城,避实寻虚、转战游击,方为上策。”
刘胡儿想了下,伸出大拇指,笑道:“我家郎君尝说,李郎君你虽非戎旅宿将,却有用兵之能。我家郎君真有识人之明!郎君言之甚是。”
李善道问萧德,说道:“萧郎君以为何如?”
刘胡儿、李善道对话时,萧德一直在倾耳细听,他赶忙答道:“当前形势,确是不利於我等久驻一地。郎君此议,诚然上策。”——这话一听,就是他的真心话,他是真心赞成。
“刘兄和萧郎君若无异议,那就这么定下了。”李善道是两部合兵的主将,刘胡儿、萧德两人,又一个只是徐世绩的家仆、一个是降将,但李善道对他两人却毫无拿大之意,反是商量着和他们议定后,这才下令,说道,“今天下午先试着攻上一攻,一则试试守卒的士气,再则看看侯兄、张道长能否找到内应的机会,然后顶多明天、后天再攻两天,如果到后天还没能攻下,咱们就撤军转走,另寻易取之地。”
继续阅读
刘胡儿、萧德应诺。
有一个问题,三人都没提出。
便是:如果内应成功的话,自无须再做多言;又如是侯友怀、张怀吉在李善道和刘胡儿两部攻城期间,未有找到内应之机,没有作乱内应的话,也无须多言;可倘若是侯友怀、张怀吉内应了,结果却没能把酸枣城打下,这个时候,侯友怀和张怀吉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三人都是一句没提。
好像三人对侯友怀、张怀吉的安全,都不关心。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或者说,也不能说是不关心,只能说是,做内应这事儿,是侯友怀、张怀吉两人自愿主动提出来的,则这件事对他两人会有何种的风险,他俩自是尽然知晓,那么如果事成,他俩摇身一变,至少就能迅速地得到李善道的重用,如若不成,风险也就只能由他俩自己承担。
干什么事,能没有风险呢?付出与回报,总是相匹。
议定战策,绕着县城转了一圈,又看了下其余三面城墙的防御情况,李善道等兜马返回部中。
午时过了,后世时间,下午两点多钟时,两部兵马展开了对酸枣县城的攻势。
昨天晚上,侯友怀、张怀吉派了人,潜赴到李善道部,约定了他们内应的地点。
不是今日李善道两部主攻的南城,是酸枣县城的北城门。
选择此处,两个原因。
一个是李善道、刘胡儿两部乃是从南边而来,酸枣县城南城墙的守御肯定因此会是最严密的;一个是北城墙离李善道、刘胡儿两部最远,此处的防御会是四面城墙中相对最为疏松的地方。
也确如侯友怀、张怀吉的判断,通过适才战前的巡观,北城墙的守御的确是相对疏松。
攻城伊始,李善道便催促各部,推着填壕车、云梯,向南城发起猛烈攻势。
王须达、秦敬嗣、陈敬儿、季伯常等李善道部的军将,俱皆上到前线。
刘胡儿部中的诸校尉,也在刘胡儿的亲自监督下,麾兵勇进。
张须陀兵败的影响下,城墙上的守卒,明显的士气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