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到底该怎么办(2 / 2)

我的态度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各地合作社该如何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老师,初级社的发展,主要还是农林牧副渔上面,可以短时间提高一些,但不会一直提高,毕竟农林牧副渔各业是有上限的。

我们将农民组织起来搞合作社,也就是搞生产,但是搞完生产,生产的东西要想体现价值,就需要到集市去变现,要想更高的价值,那就要到缺少这些产品的地方去变现。

这一个环节就是产销社、供销社涉及的区域了。

就拿粮食来说,粮食这个东西,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粮食价格的波动一般都是在缺粮的时候,灾年、荒年。

没有受灾的地区,粮食价格总是稳定的,受灾的的确粮价飞涨,将没有受灾区域的粮食运到受灾区域,就可以大赚一笔。

但这跟种地的农民关系是不大的,只要灾区不在附近,其他农民手中的粮食价格还是稳定的,获利多的还是中间运输买卖粮食的商人。

对合作社这一块而言,合作社是生产端,供销社是销售端,真正收益高的反而是供销社。

以现在我们国家这种情况我是不赞成这样的,所以我在省里搞了个产销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运营成本,将商品的价格打下来,但又不让工厂的利润受损,使老百姓可以获得质美价廉的商品。

这点上是我们冀省合作社大发展的保证,其他地方要是不能这样,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发展不动了,生产的物资就会陷入一个困境,合作社卖不动,老百姓买不起或花高价买。

最终能发展好的合作社不会太多,要想大发展,要么就自己解决销售端的问题,到时候市场就不一样了。”

“这点上倒是没错,我父亲就是贩米一步步发家的,粮食在丰收的地方,价格不会太高。其他普通商品,在生产的地方,价格也不会太高,销售端这个的确是关键。

你们产销社可以提供质美价廉的商品,供销社在这一块上面,还是差很多。”

这个时间段的商品是这样的,不是现在商品这种统一价格之类的,奢侈品除外。

“光组织生产,不解决销售问题,也是不行的,销售到好不好,决定着合作社的成败。

目前的供销社是不如我们产销社的,现在这一块是邵部长在主管,其他地方的合作社要大发展,产销社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不然就是一潭死水,陷入困境是迟早的事情。”

从1949开始当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