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铜钿舞与古情歌(1 / 2)

非遗传承人 王者近水 1130 字 2个月前

团建活动的第一站放在红色之乡的陈岭与安岭,因为外国友人对这一段红色的历史极感兴趣。同时,陈岭安岭地处偏僻,还保留有很多原生态的传统,也是外国友人极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有外国友人来访?”乡长戴理军收到消息后有些兴奋,乡里正打算进行旅游开发,但资源上与神仙居等无法相比,打算剑走偏锋,搞个户外活动基地什么的,听得金华斌的介绍,忙不住口的答应,一定发动各村,拿出原生态的节目接待,道:“这次时间太赶了,我们就安排一个铜钿鞭作为主打节目吧,以后早些打招呼,我给你安排十八罗汉与清音庙会。中餐浇头面,晚餐咸酸饭,如何?”

金华斌听到后不禁暗赞,这个安排不错,既经济又有仙居特色,保管本次团建的人员一辈子都没吃到过。并且,两餐餐费每人五十就可以解决了,省下的费用成为了本次活动的利润。当然,这话不能跟戴乡长明说,金华斌回复道:“外国友人来一次仙居不易,各乡都抢着要自个带他们去,从而扩大乡在外地的影响力,这次,看在戴乡长面子上,我们明天一定把他们带到陈岭与安岭。”

铜钿鞭是一件什么样的活动?金华斌与苏月红在文化站多年,在县志上曾看到过这名称,但具体怎么样却并没有见到村民表演过。

还没到达陈岭,戴乡长已在半路的交叉路口上等待,见面后,戴乡长给作了介绍道:“铜钿鞭”道具制作,取约三尺以上长的细竹竿,两侧劈去一片,中间串上八个铜钿,竹竿扎上花带。表演时,右手握住铜钿鞭中间,用它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地敲击自己的肩、背、腰和四肢,或与他人对演,敲在地上等等。铜钿不断发出有节奏的嚓嚓响声,舞者随着响声节奏,配唱各种民歌小调。

“铜钿鞭”表演时演出人数不定,根据活动规模大小来确定人数的多少。舞蹈队形可分为两排、四排,多则可分为六排、八排。演员边打铜钱鞭边向前推进。在广场上表演时,基本阵式有双开门,龙门阵、虎头阵、八角阵、四方阵等。”

与其表演形式,金华斌更关注于铜钿鞭的起源与故事,于是,虚心地向戴乡长打听。

“这个啊,”戴乡长抓了抓头皮说:“先看铜钿鞭的表演,表演后我找个老农跟你们细说。”

金坑村的广场上,排着十六名老农,青一色的男性,脸色坚毅果决,看身上的戏服,似是盔甲。领头的拖着长长的嗓声学着马蹄声唱起了序曲,雄壮的战歌响起:

批铁甲兮,挎长刀。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

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铜钿鞭舞”一般情况下都是女的跳的,动作简练,舞姿轻盈,节奏感强。这次却是青一色的男性,唱的又是雄壮的战歌,金华斌有些蒙了。

一曲跳毕,戴乡长把领舞的老农领到大家的面前,听他讲起了铜钿鞭舞的来历,老头介绍道:“在秦末楚汉相争之时,西楚霸王项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城,项羽便站立马上,挥舞钢鞭高歌劲舞,舞至酣时,命令士兵折木为鞭再舞,使路过的老百姓深受感染。之后,这种舞蹈形式由军营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成为铜钿鞭的形式,演化成当地百姓祈神、庆丰年、贺喜事的民间舞蹈形式。所以,铜钿鞭又叫霸王鞭。”

军歌励志中,每人吃了一大碗浇头面,然后向灵江渠进发。灵江渠,农业学大寨时代的产物,想想看,在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活依靠手工开凿,打出一条四公里长是何等的不易。戴乡长给我们安排的更是极有特色的地下河,一点钟,几只蝙蝠飞出洞口,全体成员尖叫声中进入地下河,感谢戴乡长的精心安排,地下河的水刚用灵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