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半个多时辰他早就想通了,跟那一群只知道随波逐流的人为伍,只能拉低自己的档次。
“学生之前有些冲动了,学生现在只想问太学令一句话。”
张远肯定知道王卿想问什么,这不明摆着的么。
“问吧。”
“这场大火可与太学令有关?”
张远左右看了看,发现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大火上,并没有人注意到自己,于是低下头对着王卿说道。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王卿皱眉的样子告诉张远他根本不懂这意思。
当世肯定有人懂这句话,这句话就是取自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
不过刘安是道家的人,王卿一个儒家的人怎么会懂这个原理。
张远只需要让王卿知道,这场火就是因张远而起。
之前王卿建立的自信心也随着张远的这句话崩塌了。
毕竟是春天,加上水源离得又近,半个时辰之内,火势就得到了控制,没有向其他建筑物蔓延了。
接下来一个时辰,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终于把火给扑灭了。
但是那些竹简考卷差不多都成了木炭。
有人可能会说,几千人灭火怎么短时间内灭不了火。
人是有几千人,水桶还能有几千个?
太学的水桶了不起一百来个,找水桶还要时间呢。
拖了这么长时间,去请刘彻旨意的御史也回来了,不过他看着眼前的这接近半毁的偏殿,都不知道该不该把刘彻的意思说出来。
“太学令,陛下说封存考卷,他会派御史大夫府的人重新批改,可是现在?”
这御史也不想着弹劾张远了,和颜悦色的询问张远的意思。
张远想了想,然后回答道。
“我这就去长安城一趟,将事情原委告诉给陛下。”
“辛苦太学令了。”
接下啦刘彻发火也是冲着张远,所以这几名御史松了一大口气。
“太学丞你过来一下。”
吾丘寿王这回老老实实的站在了张远身边。
这位爷胆大包天,而且还算无遗策,自己还是老实一点比较好。
“太学令您有什么吩咐的。”
“之前的我的命令已经下达的,不过王卿提出了办法,本来大家都有希望解除掉误会,可是现在误会解除不掉了。
为了保全太学的威严,接下来就按照我之前说的去做,太学今年不招收任何一名考生,今年这批考生往后也永不得录用。”
“下官知道怎么办,那王卿您看该如何处理?”
“晾他一日,等明日我从长安城回来,他要是愿意跟着我,我就收他为徒,不愿意就算了。”
吾丘寿王抬头看了看张远,还打算从长安城回来呢?
天子一怒死个太学令算得了啥。
不过吾丘寿王也就只敢在心里面吐槽一下张远了。
“下官知道了。”
“好,备马我去长安城给陛下解释。
哎,当太学令真难,明明就是你们这些下属惹出来的事情,现在我还要去给你们擦屁股。
一开始朱旦自杀的时候把事情告诉我,不就没有今日这么多的麻烦了么。”
吾丘寿王不敢顶嘴,只能低头等待张远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