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众人见晏纾口中尚有出入之息,亦无任何情绪,都已明白,他的时日不多,开始预备身后事。所幸外有范忠彦,韩玉祁,石杰等人应酬,内院又有范夫人,宛娘帮忙料理,忆之只守在晏纾病榻前,倘若有人来需要回避,便躲一躲。
她的父亲偶尔会醒来,微微睁着眼睛,看着忆之。
范忠彦提点到,他大约还有心事未了,韩玉祁,石杰遂搜肝挖肺,向他回报,却并不能使他安心。
忆之心中反复回想那个‘灰’字,愈发不解。
正当众人困顿之际,这一日,石杰往屋里来,冲忆之喊道“忆之,快去正堂接旨!”
忆之不妨,先是一惊,又呆了上了半日,又被石杰再三催促,才回过神来,忙朝着他跑了过去,二人一道快步入正堂,只见堂内乌泱泱跪满了人,石杰带忆之快步走到最前面跪下,御前内侍官清了清嗓子,遂念丹书诏令。
忆之恭敬听了半日,只觉长篇繁冗,听了前头就忘了后头,唯关键一句册封公主,拟字暂定,不日后回京,再举册封大典,使她陡然一惊。
石杰提醒忆之谢恩,她忙照做不误。待接过旨,又细细看了一回,只见丹书王者敦睦九族,协和万邦。厚人伦于国风,考归姐于易象。皇姐柔嘉居质,婉嫕有仪,姽婳无畏;动遵图史之规,步中珩璜之节。抗击西夏贼军,功不可没,酌六珈备物,百两有期。爰稽妫汭之封。启疆析木,叶咏秾华。勉膺汤邑之封。无忘公言之训。册封公主。钦此。
因此关节,众人不便祝贺,只是纷纷作揖尊称一声公主。
忆之顷刻间又重见天日,不觉感慨万千,又疑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石杰道“多亏了钟先生,是他不忍见晏夫子临终在即,你父女不仅不能相认,他日连个摔丧驾灵的人都没有,又道,晏夫子与你大义为国,不该落个此等境地,遂快马加鞭亲自进京,将你所绘制的兴庆府舆图,等等一应手稿资料还有你如何献计助战一一呈禀给陛下,陛下本欲马上召你回京,奈何眼下关节,遂只是先下了一道诏书,助你恢复名誉。”
忆之听后,不觉陷入了深思。
宛娘喜极而泣,满眼热泪迎了上来,握住了忆之的说,叹道“太好了,秀瑛家沉冤得雪,你家守得云开见月明,实在是太好了。”
忆之出着神,听了这话,笑着点了点头。她执着丹书来到晏纾病榻前,念给晏纾听,只见他越发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仅剩一丝气息尚存,又落下泪来,越发寝食难安。
乃至午后,忆之与韩玉祁、石杰檐廊下用过泛索,回至屋中,不觉有些倦意,遂坐着矮杌,伏在榻上小憩,朦朦胧胧之际,不觉站起了身,往屋外去——一时回到了清明院,她矗立在檐廊下,正是日光射着白雪,枝头梨花初开之春景。
她手里握着一支花名签子,签上画着一簇梨花,题名‘姽婳将军’,下面镌着几行小字,她望着小字,不觉念出了声“冰身雪肤凝玉容,抖落寒峭独枝头。不期忠义明闺阁,誓盟生死报前恩。风尘尘不染,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李平坐在台叽上,喝着梨汤,忆之不觉走了过去,在他身边坐下,双手拄着下颌来望他。
李平喝尽碗中最后一口,抹了抹嘴,脸上的五官皱在一起,说道“姑娘,我把这梨汤都喝完了,你可得帮我向大官人求情,我不进拱圣营,只待在晏府就很好。”
忆之恍然道“爹爹说你只做一个小待命太屈才了,倘若进了拱圣营,必定会有前途。”
李平摇头道“我不要前途,我若走了,有人欺负姑娘怎么办,谁替你打架。”忆之不觉笑了起来,说道“我还能天天惹麻烦,要你替我打架不成。”
李平笑道“姑娘,说好的,我喝下你这碗要命的梨汤,你就帮我求情,可不许说话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