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也想带您出去旅游,看看咱们国家的大好河山,让您二老也享受享受。
这么多年,您们辛苦了,是时候该享享福了。”李晓晗笑着看向母亲,眼中满是孝顺和期盼。
“你这孩子,你娘我最远的地方才去过一只手都数得过来的县城,还中国的大好河山,你让我做梦还比较实在。
不过啊,能听到你们这么说,娘心里比什么都高兴。咱们家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至于旅游嘛,等你们真的有能力了再说,娘现在就想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好好的,家业兴旺,那就比啥都强。”
李母听了李晓晗的话,虽然嘴上打趣着,但眼里却闪烁着对女儿孝心的感动和一丝向往。
二嫂赵红因为第二天要准备带到集市上售卖的手工衣服,便先行离开了热闹的院子,前往她的工作室忙碌起来。
那里,她专注于裁剪、缝制,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对手艺的热爱。
而留在院子里的其他人,享受着夜晚的凉爽,继续着轻松愉快的聊天。
李晓晗、大嫂、大哥,二哥,还有李父李母,他们围坐在院子里,话题从日常琐事转到邻里的趣闻,偶尔还穿插着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大哥偶尔会谈起田间地头的农事,丰收的喜悦和耕作的不易;
大嫂则分享着店铺里的趣事,顾客的表扬和偶尔的小插曲;
李母更多是倾听,偶尔插几句,讲讲年轻时候的故事,或是传授些生活的智慧。
李晓晗则活跃着气氛,不时提出些新奇的想法和计划,让家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就在大家胡天海地的聊着,突然听到有人在敲着门,敲门声在这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李母放下手中的茶杯,脸上带着疑惑起身走向大门,随着她的步伐,院子里的谈话声也暂时停了下来。
“来了,来了,谁啊。”李母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好奇,她穿过院子,来到门口,借着昏黄的灯光,打开了门栓。
“卫国,大海,小军,你们回来了,快,快,进来,进来,吃了没有,肚子饿不饿,婶子给你们下面条吃。”李母热情地招呼着。
“婶子,赶路赶的还真有些饿了,谢谢婶子,我先把驴栓到后面去,晓晗妹妹睡了没有。”
李卫国礼貌地回答,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也掩盖不住回家的喜悦。
李母一听,更是心疼这些在外奔波的孩子,连忙说:“还没呢,晓晗还在院子里和大家聊天呢,向东,你过来把驴牵一下,你们几个先去凉亭里歇会。”
大哥李向东听见母亲的呼唤,立刻放下手中的茶杯,快步走向门口。
看到李卫国他们熟悉的面孔,他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热情地招呼道:“哎呀,是卫国你们啊,快进来快进来,路上辛苦了!”
一边说着,一边自然地接过李卫国手中的缰绳,示意他们先进屋休息,“你们先去坐着,我来照顾这小家伙,让它也好好休息休息。”
李卫国他们感激地笑笑,跟着李母进了屋,而大哥李向东则转身将驴子牵到后院,细心地为它添水喂草。
李母让李卫国他们几个年轻人在凉亭里坐下休息,自己则转身朝厨房走去,
边走边说:“你们先坐着歇会儿,我这就去给你们煮碗热乎乎的面条,驱驱寒气。
卫国,你赶路肯定累了,大海和小军也是,婶子这正好有卤的狍子肉,给你们夹几块尝尝。”
“婶子,真的太感谢您了,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您的手艺,麻烦您特意为我们煮面,真是过意不去。”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纷纷表示感谢。
大海笑着打趣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