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倒也没有休息,而是拿着尺子和石笔,在铁皮锅盖上划拉上一道道的分界线,弄出了小块儿麻将那么大的格子。
煮胶的小锅放在铁匠炉子上慢慢熬制,不一会儿,融化了的胶随着水汽的蒸发,粘稠了起来。小泉用秃毛笔划拉点儿看了看成色,应该到了能用的地步,沾到镜片后方涂抹均匀,对着锅盖上的小格子就摁了上去。
“咋样?”
“等会儿,才粘贴上去,你就急着要结果。最起码也得等冷却一下啊!现在胶水还没有冷却干透呢!”
趁着胶水冷却的间隙,林里跑到铁匠炉子旁边儿看了看小锅里面熬制的胶水。淡黄色胶水被锅底下面顶起来的一个个气泡穿刺,不停的翻滚着,看起来就像熬制出来的糖浆,除了味道有些差异,其他的看起来别无二致。一想到《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拉糖的场景,林里就流口水。
“林里,差不多了,你过来看看。”
“你看,你锅里面熬制的胶水,看起来和糖稀似的。”
“你是馋了怎么的,还糖稀,那股味道根本不像。”
“也就是味道差了点儿,要不然你就发了。”
两人挪到锅盖附近,伸手扒拉了一下已经冷却了胶水的镜片,发现结实的很,短期内不渝有脱落的风险。于是两人急忙各自归位,开始辛勤的劳作了起来。
镜片细小,林里三天的时间准备了足有上千片。三人互相配合,一个刷胶水的,两个往上粘贴的。没有半天的时间,就把锅盖上面布满了一层镜片。
站起来揉揉酸涩的腰身,站在锅盖的正对面,看着镜片里面的自己,竟然有了一种别样的情绪。那模样,就像是苍蝇的复眼似的,密密麻麻的看着难受。
“要不把锅盖安置好试一下吧!太阳还大着呢!”
忙活了半天,现在也不过是午时刚过。三人里面,调试安装过户户通的林里显然对这个格外熟悉,其实最好用的办法,就是弄一个容易放到太阳灶的架子上面,汇聚的光线照到那上面就行了。
“对,稍微往左挪一点儿。”
“再往上仰一点儿。”
“下一点儿,太高了。”
“好好好,可以了可以了。”
小泉的师傅不愧是老铁匠,林里只是描述了一下太阳灶的功能,就把很多问题都考虑到了前面。比如调节仰俯高度的松紧扣,虽然没有螺丝控制的那么精准,但用插销式其实也能用。而且在调转左右方向的问题上,还有着不小的创新。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个废旧的自行车轮子,放置在地面上作为基座,好用的很。
“嘶~哎呀!晃眼睛。”
汇聚的太阳光照射在铁皮水壶上面,晃的几人的眼睛有些睁不开,只能眯着眼睛看。
“聚光就是这样,晃眼是正常的。要是有电焊的那个墨镜戴就好了。”
“水壶里面放水了没有?”
“放了半壶,打算先试试有没有效果。”
“回去看看座钟的时间,掐个表。”
“好嘞师傅。”
虽然聚光后的阳光很刺眼,但三人坐在背阴处,还是不住的盯着铁皮水壶在看。
从有些许的声音传出来,到冒起水汽,三人目不转睛的盯到眼睛流泪,从始至终都未曾停下来忙活别的事情。
“滚了,滚了。”
“我看看。”
“哇!真的滚了。去看看时间。”
“师傅,八分钟,才过去了八分钟啊!”
“八分钟半壶水?”
“十六分钟一壶水?”
林里对这个算法表示怀疑,不过也没有反驳的样子。
正想着是不是再滚一壶水试试的时候,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