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的武将,曹洪,曹仁,夏侯兄弟等人,这些日子以来可是被关的有些烦躁了。
他们的生活,可没有曹操这么舒服,有一个独立的院子住着。
还有小婢女陪伴,这些武将,基本上都是在监牢里住着,虽然刘争也没有限制自由,但是一天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走动,是个人也被关的有些烦了。
本来都已经绝望了,谁知道刘争居然还能放他们出来。
在知道了曹操已经投降了之后,他们也只能叹了一口气,跟着曹操一起,认定了这个结果。
虽然他们对刘争打心眼里有一些瞧不起,可是接二连三的败给了刘争,他们心中的高傲也在这段时间里被刘争磨灭的差不多了。
所以酒席上,夏侯兄弟也各自给刘争敬酒,相对于夏侯兄弟,最尴尬的就是曹仁了。
当初曹仁对刘争还有一箭之伤,差点要了刘争的性命。
现在曹操和刘争休兵为好,曹仁也只能硬着头皮去给刘争道歉。
刘争也不是那小气的人,再说当初的事情,刘争早就已经找回了面子,自然不会为难曹仁,一杯酒下去,双方就已经把这些恩怨都烟消云散了。
一顿酒宴下来?,刘争和曹操身边的这些人,倒是更加熟络了起来,双方本就不陌生,现在能够好好的坐下来吃上一顿饭,关系就变得更加密切了。
第二日,刘争就让袁舟,准备船只,将曹操一行人给送走了。
想必,曹操到了扶南之后,那扶南屁大点的地方,足够曹操去折腾了。
反正暂时刘争也抽不出空去管理扶南的事情,就有曹操去管理边疆的一些事情吧。
吸取了历朝历代的一些政治举措之后,刘争对于自己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了清晰的认识。
从古至今,帝国的政策,无非就是两个,中央和地方。
中央先不用说,地方的稳定,是很重要的。
而地方无非就是两个政策,郡县制和分封制。
郡县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秦汉了。这种制度的不妥之处就是地方官员容易造反。
比如汉末时期,之所以会演变成三国乱世,正是因为地方势力逐渐强大,强大到中央皇权受到了威胁。
郡县制,只要控制地方长官的兵权,其实还是一个很好的制度的。
晋朝就是吸收了去除了郡县制的弊端,搞起了同姓王分封制,他们是在想着,不管最后谁造反夺了天下,还是自己家的血脉,至少这皇位,还是自己家的。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家里的人内斗消耗了实力之后,会便宜了别人。
而且晋朝最愚蠢的是就是地方王可以在朝廷任职,能够在中央里有话语权,这样能够大大遏制皇权,八王之乱是迟早都会发生的。
所以刘争觉得,完全可以采取?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的办法。
郡县制必定还是主要,但是分封制也不能少。
就和汉朝郡国并行制度极其类似。
郡县负责百姓的管理,诸侯国拥有军权,同时设立监察院锦衣卫。
三权分立。
如此一来,定可保全地方安稳。
而中央权力,则有皇帝一人说了算,该为内阁制度,指定如同明朝一般的内阁首辅制度,推举四位最强谋士,参与指定制度,皇帝只在他们四人的计划上选择就行。
这样就算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也依然在运转。
当然,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还是在的,可不是某些岛国,虽然皇帝还是皇帝,甚至叫天皇,实际上却是没有半点权利的吉祥物。
刘争的这个想法,慢慢在自己的心里成形,决定自己称帝之后,就会按照这样的形势。
在曹操离开吴郡的第三天。
刘争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