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阳记忆中的西关景象交织在一起。
到了地方之后,陈阳从熟悉的康王路进入西关,青石板路面泛着幽光,两旁是古朴的建筑,雕花的窗棂和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里被称为西关,但它并非一座城关,而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区域。荔湾,羊城的老城区,古称西园,而西关这个名字,则承载着更多历史的厚重感,至今仍被用来指代荔湾区的大部分地区。
陈阳之所以选择西关,而非羊城热闹的鬼市,是因为他此行目的并非淘宝捡漏,而是为了寻找一件合适的礼物送给哈森的顶头上司老杰克。
据哈森所说,这位老杰克对华夏瓷器情有独钟,但却缺乏鉴赏能力,常常被人蒙骗,那真是件件都上当,当当都一样。
为了能够说服老杰克答应分期付款的请求,陈阳决定投其所好,找一件看起来精美,实际上价值不高的瓷器送给老杰克,毕竟,犯不着为了讨好这个外国佬,把真正的好东西拱手相让。
走到熟悉的康王路入口处,入口处一座牌坊巍然屹立,上面的长联讲述着这条古玩街的悠久历史:“源流可溯沧海桑田千秋万代,胜迹可寻荔湾巷陌半爪一鳞。”
牌坊后面,狭窄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各种古玩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色彩斑斓的铜器、晶莹剔透的玉器、古朴典雅的陶瓷、雕工精美的木器、笔墨淋漓的字画、造型各异的紫砂壶……这里,便是古玩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源胜西街。
这条街道之所以能够成为羊城的古董一条街,并非偶然。早在清朝末年,西关便聚集了一批名门望族和富商巨贾,他们在宝华路、多宝路等地修建了极具岭南特色的西关大屋,其中不乏收藏大家,他们对玉石古玩的热爱,也逐渐影响了周围的居民,形成了西关地区浓厚的民间收藏氛围。
这种收藏传统一直延续,甚至陈阳还知道,后世有这附近一些老中医也加入了收藏的行列,成为西关收藏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西关在清朝末期还是重要的玉器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工匠们将精雕细琢的玉器杂件运往华林寺、西来初地等地销售,这也为西关的古玩行业奠定了基础。
据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附近的猪仔墟、建中里等地经常发生盗墓挖玉的事件,而那些被盗墓贼挖出的碎玉,便是当年玉器加工厂遗留下来的历史见证。
陈阳迈着悠闲的步子,目光扫过街道两边的店铺,那些古色古香的牌匾在他眼前一一掠过。他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发笑,脑海中浮现出后世那些老板们吹嘘自己店铺历史时的画面。
继续阅读
一个个说得信誓旦旦,仿佛他们的店铺是什么百年老字号,有的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店80年代初就开张了,生意红火得不得了,有的则吹嘘自己店里的宝贝是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收藏,价值连城。想到这里,陈阳忍不住摇头轻笑,这些所谓的老店,现在可是一家都没有。
哈哈,他们绝不会想到,老子会重生!
陈阳站在街道中央,转头来回看着,仿佛已经看到几十年后,这条街上熙熙攘攘的景象,各种百年老店的招牌琳琅满目,而那些老板们,正绘声绘色地向顾客讲述着他们店铺的悠久历史,两幅时空交替的画面在脑海中穿插着,陈阳忍不住哑然失笑。
走完几十米的小街,你以为走到尽头,没想到转入一个更大的迷宫:这里古巷纵横交错,每条巷子里都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小店里处处摆放了洋溢着昔日民风的古玩旧货:既有以前保存在富家箱底的护身如意、雕漆手杖、镂空佩饰,也有旧时妇女所穿的“三寸金莲”花鞋、头上所佩戴的碧玉银簪,还有上个世纪的留声机、长柄电话……
陈阳边走边时不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