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张先生自 30 岁起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则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虽变卖家产、借贷,亦不改其志。
抗战胜利后,张先生坚辞政、军界之邀,但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曾任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又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并被中央文史馆聘为馆员。
1955 年张先生与夫人潘素从蓄藏近 30 年的法书、名画中选出 8 将精品,无偿捐献给国家。为故宫捐献做出最顶尖贡献的有两位:一位是捐书画的张先生,一位则是捐瓷器的孙先生。
看看这些人为什么能成为专家,还是那个字,熏!这些人都是在环境中熏出来的,见过的真东西数不胜数,眼力超群,所以才被称为专家。
包括我们熟知的王襄,不也是在老物件中被熏出来的么?
跟这些人一比较,你就知道为什么那位打眼了,还是那句话,东西看的不够多,研究的不够精,看过几年物件之后,就觉得自己可以了,之后在加上各种因素,就觉得自己厉害了,飘起来了,最后就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就这对情雍正粉彩花鸟纹杯,如果放在上面这几位眼里,估计绝不会打眼。
飘的后果是什么,就是钱包受损。不光自己的钱包受损,别人的钱包也受损。如果他不发那条视频,如果他不含沙射影的讽刺这位陈某,这杯子买完了,他自己往家里一摆,谁会说你这赝品?到时候,不想玩了,接着往拍卖行一送,不还是能拍出去?
可经他这么一闹,不光他手里的这对杯子,他手里的其他物件,也不之值钱了,他在往拍卖行送物件,人家拍卖行估计都不会收他的物件了。圈里其他人手里类似的物件,也都不值钱了,甚至可以说贬值,可以说是坑了一圈人。
赝品,自有古董行开始,就一直存在,要不然也不会留下那么多作为的手法了。汉代仿春秋战国的、宋仿唐的、明仿宋唐的、清仿明的。这两者是完全对立的,但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古董,就没有赝品;没有赝品,古董价值就不会那么高,总之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再就是别嘚瑟!
继续阅读
宋青云看着手里的瓶子,突然发现陈阳看着一对杯子发呆,还以为陈阳发现了什么好物件,也走过来看着。看到杯子之后,宋青云皱了一下眉头,“喂,你小子看这东西干啥,这玩意在京城一捡一大堆,还是个广彩的物件,你能看出花来?”
“看看我手里这件,正儿八经的,清雍正粉彩凤凰牡丹纹盖瓶!”宋青云将瓶子放在桌面上,笑着说道,“真是没想到,陶老三家里藏了不少东西么!”
清雍正 粉彩凤凰牡丹纹盖瓶
陈阳抬头看了一眼宋青云放在桌面上的盖瓶,这是一件清雍正粉彩凤凰牡丹纹盖瓶,造型规整,胎质洁白细腻,周身以粉彩和珐琅彩料绘制凤凰牡丹花鸟图案,画工精细,色彩艳丽而清逸 ,和雍正官窑粉彩如出一辙。
细观此瓶,瓶身主体两面均以粉彩描金绘制一只凤凰,或站立或栖息在珐琅料绘制的大石之上,大石旁牡丹绽放,周边以粉彩绘制满树梅花,枝头上双鸟嬉戏。
整幅画面动静结合,整体设色素雅,以明艳点缀,瓶身最饱满处大量留白,与雍正时期的粉彩官窑画面特点相符。
看完盖瓶,在看看自己手里的碗,陈阳不由微微一笑,这就是差距,只要你眼力到了,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师叔,我听说陶老三可是按照真品弄了不少赝品,”说着话,陈阳晃晃手里的碗,“你说有一天,人们要是为了利益,连我手里这种货色都做赝的话,古董市场还会好么?”
宋青云回头看了一眼陈阳,伸手摸摸陈阳的额头,“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