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九 分锅(1 / 3)

因为李明勋的穿越,风帆战舰的战列线战术首先出现在了东方战场,并且随着合众国海军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而得到完善,其巅峰正是中荷战争的大决战,爪哇海战,而在欧洲,英国与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践行了这种战术,证明了其为风帆战列舰时代的铁律。

但是,在遥远的东方海洋,面对合众国海军,德鲁伊特尔只能打破战列线战术的铁律,用创造性的战术取得胜利,原因就在于实力的差距过大。

从战列舰战术出现萌芽的时候,各国海军认为,风帆战舰,特别是主力舰的火炮数量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开始大规模的增加火炮数量,十七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大部分的战舰还都拥有三十门左右的火炮,而到了六十年代,没有六十门火炮的战舰已经不被允许加入战列线了。

但合众国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打破了各国海军将领对战列线战术的自顾自幻想,合众国出现的主力舰,特别是战列舰这一全新舰种,让将军意识到防御的重要性,说起来,自从战列舰出现以来,还没有一艘战列舰沉没于海战之中。

在战列舰出现以前,海军普遍认为,战舰很难被击穿水下以下,风帆战舰被炮弹击沉的几率远小于被俘获、焚毁和废弃的几率,因此不重视防御,同样是两千四百吨级的战舰,英国海军旗舰拥有一百多门火炮,而瑞兽级却只有七十四门火炮,足以说明一切了。但调查合众国与西班牙、荷兰的战斗发现,战列舰之外的主力舰往往因为防御力不佳,被大量击穿的炮弹杀死过多的水手和士兵,导致舰船作战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失败。

但是爪哇海战又一次证明,火力与防御并不是战列舰考虑的标准,速度也非常重要,在风力孱弱的爪哇海域,臃肿的船型和孱弱的风力导致舰队速度缓慢,且速度不一,但合众国海军战列舰却拥有超出主力舰的速度,尤其是李北极指挥的鹰舰队,依靠重巡和战列舰的速度,从后卫舰队杀到前卫位置,不断与龙舰队夹击,确定了胜利。

可以说,到了五十年代,整个世界的海军强国都意识到,战列舰是海洋之主,而唯有战列舰才有资格加入战列线,再强大的武装商船都无法取代战列舰的位置,毕竟唯有战列舰在速度、防御和火力方面达到了平衡,德鲁伊特尔是欧洲现代化海军的先驱,但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能代表解决这个问题。

战列舰的强大总是与其高昂的造价是相得益彰的,富庶如尼德兰,也不过拥有十几艘战列舰罢了,此次前往东方作战,尼德兰的五个海军部相互扯皮,也不过给了他六艘战列舰,再加上法国、西班牙的四艘,不过十艘罢了。

德鲁伊特尔在深入研究合众国海军之后,发现他引以为豪的七省级战列舰的综合作战能力,也不过比合众国战列线最低等的台湾级64炮战列舰稍好罢了,也就是说,一旦双方完全摆开战列线,捉对厮杀,欧洲联合舰队最佳情况下,也不过是十个阵位上占据优势,而合众国海军舰队呢,其拥有多少中华级、君级和瑞兽级,就有多少个优势阵位,而合众国瑞兽级及以上的战列舰拥有二十艘,而台湾级是十二艘,也就是说,合众国海军拥有二十二个优势阵位。

对于欧洲联合舰队来说,优势阵位不仅少,而且相对优势也小的可怜,七省级与台湾级战力大体相仿,一对一决战,便是天分不出胜负也丝毫不让人意外,但合众国海军呢,瑞兽级暂且不提,那些拥有一百门左右火炮的三层甲板战列舰,欧洲联合舰队中有多少战舰能招架一二呢?

按照德鲁伊特尔的判断,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合众国海军完全可以把三层甲板战列舰集中起来,在战列线上集体行动,对己方战舰主动冲击,几轮齐射便是能打败对手,继而凭借速度向前,再行挑战,像是劈竹子一样,一截一截的斩断碾碎。

无论德鲁伊特尔还是拉斐尔、德约特都明白,与合众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