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赚了(1 / 3)

四洋商行在吉宝港早有布置。

当一船船的货物抵达时,紧接着,便开始疯狂的出售了。

其中真正引起轰动的,倒不是丝绸和瓷器。

而是棉布。

这等棉布质地好,花色漂亮,更不容易的是,它的价格也是低廉。

如此物美价廉之物,很快便引来了各国商人的趋之若鹜。

这世上,但凡是作坊里能够大规模生产的东西,比之手工业者旷日持久所产的东西,都有极大的优势。

各国的商人瞄准的,都是这棉布。

因为对于商人们而言,这东西除了物美价廉,还有一个值得他们大批量进货的原因。

那便是供货稳定。

许多商人也卖布匹。

可此时的西洋,其实和当初的大明一样,几乎处在男耕女织的阶段。

商贾们想要做布匹的生意,首先就需要收购布匹。

虽然他们从寻常人家手里收购布匹价格更加低廉,甚至比大明运来的棉布要低得多。可是……货源十分分散,今日可能要去百里之外,明日可能又需去另一个城镇和村落,甚至还有挨家挨户去收购的,可谓是费时费力,运输的成本极高。

可在这吉宝海港不同,你想要多少,他便有多少,源源不断的布匹送到了海港,直接进入货栈,而后根据订单,直接送到各个商家那儿。

如此一来,省时省力,货源也是充足。

四洋商行这儿,现在已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各国来的商贾。

人们说着各种的语言,挥舞着各自的货币。

四洋商行这里,为了便于结算,已经挂了牌子,对各国的货币进行了大致的价格认定,各国商贾只需带着本国的货币来订购就可以了。

这西洋各国的货币,各有不同的,有的是金,有的是银,不过钱币,却是一样,从秦朝开始,中央王朝对这里,就有了极深的影响力,无论是暹罗,还是真腊,又或者是马六甲等国,他们的货币单位,也是‘株’,采取青铜或者是铁,制成一枚枚外圆内方的铜钱。

而至于金银,大多也都熔炼为锭。

每一种货币,价值各有不同。

而四洋商行,则对此照单全收。

此前大明对各国的贸易体系为朝贡。

也就是各国拿着他们本国的特产,如香料、犀角之类进贡,此后,大明朝廷再赐下丝绸和瓷器等物。

这几乎相当于是易物换物。

等到四洋商行开始正式的通商,因为规矩还没有立起来,双方还是采取了以物易物的方式。

这使得交易的成本极高,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可现在好了。

商贾们的热情极高。

四洋商行这儿早安排了许多的伙计,这些伙计通晓各国语言,有客商来,便请进一个个小隔间里去,给对方斟茶倒水,而后接受询价,交付定金。

各国的钱币,疯了似的开始入账。

在后头,吉宝海港的四洋商行掌柜刘焕要吓死了。

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账目,生意自然是不必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这大明的许多商品,全天下也找不出一个重样的来,卖不好才怪了。

可问题就在于,这入账的钱币上头。

虽然各国使用的也都是元宝和外圆内方的钱币,可其实……各国的冶炼水平,还有制钱水平是不同的啊。

他捏着一株暹罗国的铜钱,刚才还紧抿着的嘴唇,禁不住发出了苦笑。

因为……

这玩意儿……天知道含铜量有多少。

十之八九,比大明的铜钱要低一些。

可这玩意一旦积少成多,缺的铜可就多了。

还有他们的金银元宝,含金量和含银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