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物馆中感受不到任何时间的流逝,不知过去多久,只见徐磊终于有了动作,控制目光从信息屏上收回。
“呼~”
“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啊!”
在海量的技术知识冲击下,不由自主的感慨了这么一句。
本来他还在担心这太空电梯工程太过复杂,恐怕以现有的条件很难完成,但在将涉及到的全部技术知识传输进脑海中并融会贯通后, 徐磊才明白是自己多想了。
博物馆中收藏的太空电梯展品,有着非常详细的建造流程和经验。
以未来科技如今的财力和基础技术水平,只要和航天局相互配合便能把太空电梯搞出来。
再说相信上面也必然会大力支持。
按照注释中的内容介绍,整个太空电梯主体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即地面站、缆绳、轿厢、同步轨道和配重物。
对于太空电梯的原理,可以看做一个孩子拿着一根绳子, 把一个重物放在一端,绕着他的手轴摆动一个圆圈,在绳子的一端靠近他的手心,一只蚂蚁随着树的摆动爬上重物的一端,当蚂蚁到达那一端时,结束后达到一定高度并有旋转速度。
火箭的推进包括两個方向,一个是垂直上升,另一个是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横向加速度。
太空电梯就像绳子上的蚂蚁,手的轴线就像旋转的地星,只要它在轨道上爬升,在地星自转的帮助下到达顶部,平行表面的旋转速度比火箭的水平驱动力节省。
但话虽这样说,要想成功制造出太空电梯却并不简单,主体包含的五个部分每项都至关重要。
首先地面站作为缆绳的锚点,其位置必须要选在赤道上,并要建造足够高的塔楼状建筑,以此来保证电梯稳定。
至于同步轨道,眼下的天宫空间站足以代替。
唯有配重物需要建造一个近地太空港来满足,尽管前期只需要发射太空港的基石模块,并不需要达到能够运行的程度, 真正实施起来依旧会很难。
除此之外。
最重要的便是连接这些设备的缆绳。
长度要保证在四万公里的缆绳, 连接着地星和天宫空间站以及近地太空港,能否承受这股力量乃是关键。
毕竟若在使用过程中缆绳出现断裂或者绷断的情况,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这份后果实在难以承担。
加上缆绳会遭遇到的各种气候环境影响,如何保持其寿命极其重要。
因为太空电梯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往太空运输资源有限,若缆绳还需要经常更换,那么反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各项成本都会成倍的增加。
所以缆绳的选择乃是最关键的一步。
按照技术内容上所写,太空电梯缆绳使用的是特殊碳纳米管材料,作为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它具有极高的强度。
理论计算是钢的上百倍。
同时也十分柔软,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超级纤维。
另外它的电磁性能吸附能力等各方面性能都极其优秀,用来当做太空电梯的缆绳是最为合适的。
不过仅凭现在的科技手段,高纯度碳纳米管还无法合成。
但徐磊相信凭借自己现在脑海中掌握的知识,依靠研究中心的资源带领顾三林团队实验研究的话,肯定能够找出最适合当做缆绳的碳纳米管。
大量的念头想法在脑海中快速闪过,徐磊的思维也逐渐清晰明了。
经过初步研究确定, 徐磊准备将整个太空电梯工程分为三步, 并计划在一年内建成。
第一步确定地面站的位置,并立刻进行塔楼的建造,这块可以交给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华建来完成。
同时航天局制造太空港基石模块着手发射。
完成配重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