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弩箭基本告罄,骑兵开始冲锋。
吴三桂留下了新兵守护崇祯,自己带着之前的关宁军共15000人,分成 15个千人队,如猛虎下山般,纵马冲向蒙古大营。
由于蒙军都在躲藏和扑火,两军距离又近,吴三桂轻易冲进敌营。
明军势如破竹,马蹄急促,不断冲散刚刚聚集起来的敌军,不给蒙古人反杀的机会。
大明骑士大开大合的砍杀,临近前线的蒙古兵难以抵抗,大片死伤。
朱友健在远处观看战事,默默估算双方战力,更是与自己带来的援军进行对比,思考今后的训练方式和发展方向。
在这个时代,论马上功夫,蒙古人和女真人有着天生的优势,如果农业为主的汉族人不依靠武器优势,真的难以长时间压制他们。
尤其是失去了北方的养马地后,大明战马稀缺,战力质量也远远不如草原战马。
除了崇祯连弩这样的武器,大明必须尽快发展更优质的热武器了!
呜呜呜……
朱友健凝思时,蒙古吹响号角,这说明有后方的蒙古兵集结完毕,准备反击了。
朱友健看不到远处的情况,目力能及的观察有限的战场。
火势不大的区域内,有蒙古战士匆匆骑上战马,成群冲杀。
刚才备战好的队伍,更是疾冲而来。
被人袭击了大营,那是一时疏忽。
此时箭雨停住,蒙古骑兵顿时奋起,报仇的时候到了。
刚被明军冲散的地方虽然无法组成人数众多的冲锋阵,虽然大营拥挤不宜发挥冲锋优势。
但是成群的冲杀方式,精湛的骑射技术,依旧给吴三桂的15支千人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吴三桂早有预料,大明骑兵每十个人人聚在一起,7人在外围防护,3人在内侧发射五箭弩。
利用五箭弩的数量优势,专挑敌军密集处射击,这么近的距离,五箭弩威力极大。
此战法的效果很是显著,在明军持续打击下,蒙古人很难聚集起足够战力的冲杀队列。
另外,吴三桂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实行一群人单挑一个敌人的战法。
让战斗小组专挑落单的蒙古人围攻。
朱友健在瞭望台上观战,借着火光,看着吴三桂杀得有声有色,更可以清楚感受到蒙古战士的勇武和不屈。
要是自己以后能拥有20万蒙古铁骑,大明就能有效控制草原和辽东,甚至,中华的北域应该能推到北冰洋沿岸吧!
虽然他们难以组织起有效冲锋队列,节节败退,但是依旧在拼死抵抗。
凭借个人高超的箭术,加上后方大队人马的支援,很快就挡住明军的快速推进的势头。
朱友健看着眉头紧皱,如此打法,不知要消耗多少大明民儿郎宝贵的生命。
“拿我的步枪来!”朱友健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