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打算(1 / 2)

其实,在朱由校还没溺水昏倒之前,杨佑就已经决定返京,从萨尔浒跟皇太极谈过话后,再出现主持祭祀的“杨佑”就是替身了

从辽东返回京城确实只有两条路,而杨佑也确实选择的是海路,因为更便捷

偷偷离开萨尔浒,他就快马加鞭赶奔东江镇

魏忠贤已将袁可立调回朝廷,新任登莱巡抚是他的人,干儿子杨国栋又是登莱总兵,所以在他想来,只要杨国栋封锁登莱码头,杨佑就上不了岸

可惜魏忠贤忘了,毛文龙父子早已是杨佑的铁杆手下,东江镇又有一支规模不算大的海军,所以由他们父子派人相送,杨佑想从那上岸不行?

登莱总兵杨国栋,在接到干爹的命令后,就亲自披挂,日夜守候在码头,按他的话说,他要亲自为干爹除掉杨佑这个祸害

可惜,在杨国栋还眼巴巴等着杨佑出现的时候,杨佑已经在天津港弃船登陆,换马直奔京城,一刻都没有耽搁

真实的历史上,锦衣卫一直是魏忠贤的铁杆爪牙,但在这个时空,魏忠贤和锦衣卫之间,显然已经产生信任危机,所以整件事,魏忠贤都没有让锦衣卫参与

而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确保消息不外泄,同理,锦衣卫也不会向魏忠贤泄露杨佑什么事

司礼监;

今天不同以往,除了魏忠贤和李永贞、王体乾三个大太监,还有顾秉谦、魏广微、崔呈秀、周应秋、黄立极、施凤来等内阁和朝堂大员

身体健全的人多了些,司礼监里的阴气,仿佛都被驱散了不少

魏忠贤很不喜欢这种被阳光直射的感觉,不过今天要商议的事实在太过重大,所以破天荒地给了这些官员几分面子,没让人遮挡窗户

“诸位大人,陛下溺水昏迷已经整整三天,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下官以为,当早立太子,以承国祚...”

第一个跳出来的,居然是左都御史周应秋,这家伙并非内阁成员,但魏忠贤把他叫来,显然是有目的的

顾秉谦淡淡地扫了周应秋一眼,道:“这有什么好商量的?自古长幼有序,自然该立皇长子为太子...”

“九千岁,诸位大人,下官也主张立皇长子,可据下官所知,孙太傅和左侍郎袁大人等朝臣,都主张立二皇子,这就有点难办了,除非陛下有诏书...”

顾秉谦说完,礼部尚书施凤来接口道

这件事之所以还没达成一致意见,就因为有孙承宗等清流官员阻挠,正如施凤来所说,只要皇帝诏书拿出来,任谁有不同意见,也都得闭上嘴巴

“其实吧...”

眼见众人目光都看向自己,魏忠贤捏起茶杯抿了一小口,慢条斯理地继续道:“不瞒诸位大人,陛下之前就曾跟杂家提过,有意立皇长子,还曾想招各地督抚进京商讨此事,不想、唉...杂家有理由相信,只要陛下清醒,就会下册立太子的诏书,所以诸位大人不妨再多等几日,不过在此期间,诸位大人也都别闲着,给各地督抚去个信,让他们都把自己的想法呈上来...”

伪诏已经准备好,今天招这些人来,就是提前跟他们通个气,同时通过这些人之口,告诉各地督抚不用来,只把按照自己意愿写的奏折呈上来就行

在场的虽是一水阉党奸佞,可也都是人精,一听魏忠贤这么说,再结合他那副嘚嘚瑟瑟的表情,那还不知道他把什么都准备好了

一想到要扶立小皇帝,今后的朝堂上,将真正变成他们的一言堂,这些人心中不免有惊有喜,当然,也不是没有怕的

“九、九千岁,辽东那边...”

一片祥和中,崔呈秀不适时宜地提到了魏忠贤的痛处

而他的提醒,也让其他人猛地想起,辽东还有个最让老大忌惮的人呢

谁都知道朝廷虽往辽东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