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的百姓大多是地主富农,他们在城外都是有大片田地的,时常要出城照料。
城门被堵,自然对齐州百姓的出行造成了麻烦。
百姓们不干了,纷纷到州衙申诉,请求州衙吃面驱赶流民。
但好在,局面忽然得以缓解,流民们竟凭空消失。
有心人一打听,才知道是齐王府派了人,将大批流民迁到了城外的庄园里,养了起来。
听到这消息,不少百姓暗自咋舌:这齐王殿下果真豪横,竟养了那么一大群一事生产的流民。
当然,腹诽之后,这事随之被百姓们抛之脑后了——只要流民不堵在城里,管那些穷鬼作甚?
反正齐王有钱有粮,他爱白养闲人,就让他养去呗!
此刻在王府庄园里,一个个衣衫褴褛的流民被带到田间空地上。
流民们拖家带口,再无其他牵挂,既然有r无偿供应粮食,招他们进庄子,这些人自然是愿意的。
这会儿上千流民聚到庄子里,正等着齐王殿下兑现承诺,发放粮食呢!
“娘,我饿……”
人群中,一个垂髫孩童正拉扯着他母亲的衣角,瑟瑟发着抖。
在孩童身旁,是一对瘦弱的青年夫妇。
那汉子个头高大,但实在瘦弱不堪,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
而他的妻子——那孩童的母亲,则稍圆润几分,但这女人年不过三十,却是皮肤粗糙暗黄,看上去足像是四十来岁。
见孩子喊饿,这妇人蹲下身子,拍了拍孩子的后背:“乖,我儿不饿,我儿不饿……”
她也不知道这样自欺欺人的谎话,能否止住孩子的饥饿,但这么些天来,她就是靠这样自欺欺人的话,来止住孩子的啼哭与哀求的。
周边围满了人,可无人愿意探头去看这一家三口,也无人伸出援手,帮助这看上去饿到颤抖的孩童。
因为,这样的家庭,他们见得太多太多了。
那孩子终究没再叫唤,但他的身子抖得更厉害了,似乎再没力气支撑站立,孩子竟跪坐到了地上,伏在了他父亲的脚边。
那高个男人也蹲下了身子,抚了抚孩子的头:“乖,我儿再忍忍,待会儿……就有东西吃了。”
他们一家三口,在齐州城外排了好几天的队伍,就等着粥铺施粥发粮。
可排了一半,城门口又来了一群兵士,说是齐王府的人。
那领头的老头儿自称是齐王府管家,说要带他们这些流民到庄子里干活。
只要到了庄子,即刻便能领到粮食。
日后庄子里还会安排住处,发放衣物,照料他们个生活。
有这样的机会,这一家三口自然是要跟了来的。
一家三口相互依偎着,正苦苦支撑,忽地见前方来了一大群侍卫模样的人。
那些人腰挂佩刀,神情威肃,看上去威武不凡。他们刚一靠近,流民们便即安静了下来。
那夫妇二人也已站直了身子,将孩子牵了起来。
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这队侍卫的手中,正抬着一个个大箩筐,那箩筐里装的,似乎是刚刚煮熟的红薯。
这红薯的味道,夫妇俩是知道的,他们在城门口排了几天的队,每日都在期盼能领到红薯粥。
现在倒好了,粥没等到,但却等来了一个个大而厚重的红薯。
那一碗红薯粥,撑死不过一两块红薯,可远比不上这箩筐中的煮红薯。
侍卫们将红薯抬了来,便即放在流民队列正前方,诱得流民们躁动不已。
“安静,安静下来!”
侍卫中走出个老头儿,正是齐王府管家许福。
许福高叫了声,止住喧嚣,随即高举双手:“大家排好队,不要乱走动。谁再胡乱走动,莫怪待会儿发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