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敏几人回到王府时,李佑正仰卧在前院里晒太阳。
一张逍遥椅,两碗冰饮,一柄折扇,再辅以盛夏傍晚时分的霭霭霞光。
这场面倒是优哉游哉。
“殿下!”
一看见李佑,韦敏便欢欣喜悦,凑上去笑道:“您猜猜看,今日开张的场面如何?”
李佑哈哈一笑:“瞧你这遮掩不住的笑意,想也知道百姓们对咱们的冰饮定是赞不绝口了。”
被他看穿心思,韦敏赧赧一笑,点头道:“多亏殿下的主意,咱们饮冰坊才广得好评。”
“殿下可是不知道,妾身刚一到店时,那里的百姓都在指责殿下呢!”
一想起今日的见闻,韦敏打心眼里佩服李佑。
起初韦敏警惕李佑时,还未想到场面竟有那般激烈。
当时百姓们几乎是在痛斥齐王府,大有群起而攻之的态势。
却是没想到,赠冰和义卖两招一出,大家全都变脸了。
前两日李佑提出这两个计划时,韦敏还略有犹疑,担心无法说动百姓。
现在看来,倒是她自己多虑了。
李佑悠悠轻笑,眯起眼来摇了摇逍遥椅,晃晃悠悠道:“想来,百姓们定是唾骂本王贪财好利,不顾百姓死活吧?”
韦敏捂嘴轻笑:“殿下倒是好耳目,确是如此呢!”
“不过呀,殿下那义卖的招牌一打出来,唾骂声全都变作夸赞了哩!”
韦敏笑得妩媚,嗓音里又带了几分腻歪,已勾得李佑抬起眸来。
抬眼一瞧,正瞧见韦敏娇俏挺立,媚态横生,李佑不由心猿意马。
他拉了韦敏的手,往自己怀中一揽,笑道:“这还多亏了王妃你施粥济民,为本王的计谋铺好了基石。”
说起来,没有韦敏赈济饥民,也就没有后来这一出卖冰之计了。
李佑所提的义卖,当然也并非作伪。
事实上,他并不缺钱,也犯不上为了牟利去贩卖冰饮。
无非是考虑到韦敏整日赈济饥民,耗资甚巨,利用贩冰稍予补贴便是。
卖冰饮挣了钱,正好拿来买粮济民,也能让更多贫民度过困苦。
韦敏被李佑一夸,登时便脸红了。
她娇羞一笑,埋头赧然道:“妾身能行此善举,全靠殿下在后支持。殿下如今因此得誉,全是殿下积善因,才得了善果!”
她笑得娇媚诱人,引得李佑忍不住伸出手来,在她鼻端刮了一笔。
李佑道:“总之,这饮冰坊算是开起来了。日后这义卖所得银钱,足够支撑你的粥铺了。咱王府也不必拿钱出来,去赈济饥民了。”
齐王府虽有不少余粮,但也架不住韦敏整日往外送。
提早为他这济民举动找好经济来源,也很重要。
当然,李佑售冰,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他想透过售冰,将他齐王府救济灾民的善举,传播开来,以此来立住他李佑的声名形象。
自古老话不是说么,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
他李佑救了那么多饥民,这事的影响并不算大,可刚一开间铺子,就立马被全城百姓戳脊梁骨。
只有坏事的传播力度,才足够大。
借由售冰一事引得众人注目,而后再顺理成章地将舆论引到赈济饥民之事上。
先抑后扬之下,他李佑的名声形象,算是立起来了。
自这往后,谁提到他李佑,不得夸一句齐地父母?
这风评的好坏,对李佑可十分重要。
且不论对朝堂公论会否有影响,单单说再过一个月,那红薯成熟时,就需要用到这好名声。
到时候,红薯成熟,不得将之推广开来?
他李佑是齐地之主,当然要优先考虑在齐州推广红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