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改革官制(2 / 2)

不放人承爵?怎么放?还不是看刘襄的心情。

所以刘虞的压力很大,自古以来,削藩降爵都不容易,不能硬着来,只能用考试作为缓冲,初试此法,宗正必须要有威望,以后定为永例,就轻松得多了。

只是希望后辈子孙,不要把这事玩成黑幕重重的烂泥塘子就好。

其实不只是勋爵要考试,官吏选拔也要考试。

刘襄治下的选拔制度暂时还是查举制,科举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他下令,举了孝廉的要进太学学习,考核达标之后去各个署衙观政半年,之后才能选官。

期限三年,三年都没考过的,罢黜孝廉资格,举荐之人罚俸。

举茂才的一样要到太学考核,合格的去观政,不合格的在太学学习一年,一年后若还是未能考核过关,那就回家继续学习去吧,举荐人罚俸。

举高第被取消,以家世取人的行为,刘襄不认可。

举端方的与孝廉等同,道德君子还是要给予一定的机会的。

用太学考核一遍未来官吏的才学,也为今后的科举打一下前站,等时机成熟,便可以自然而然的完成过渡。

刘襄不会用九品中正制选才,但他采用了官吏的品级制,分了九品十八级。

诸侯王为超一品。

三公和大将军为正一品。

中书令、尚书令、骠骑将军、光禄勋为正二品。

太师、太傅等等荣耀加官为从二品。

六部尚书、车骑将军、廷尉、执金吾为正三品。

郡太守、四征四镇等等重号将军,中枢的领兵中郎将,秩俸两千石的大员,为正四品。

比两千石的官吏为从四品。

俸禄一千石的官吏为正五品。

八百石的为正六品。

六百石的为正七品。

四百石的为正八品。

两百石的为正九品。

一百石的为从九品。

四十石的为从九品下,这是崔奕要死要活也要加上的品级,因为这是队率的俸禄,他要纪念他的青春。

从九品下是官吏的最低标准,其下就算做士卒了,像伍长、什长、执戟士什么的,不能算作官吏。

官制改革主要针对中枢,对地方上的冲击并不大,所以今年秋收之后的上计并没有什么影响。

只是三辅和并州的旱灾比较严重,庄稼的收成减产大半,本来这两地就以旱田为主,在小冰河期的影响下,已经有了不小的减产,这次旱灾再减,每亩田里收上来的粮食不到一石,肯定不够百姓吃到下一次的秋收。

甚至有些地段几乎绝产。

这还是年初之时,就下令抗旱的结果。

除了免赋税之外,还得想想怎么赈灾。

唉!

刘襄盯着舆图,听着贾诩禀报锦衣卫传递的南方情报,眉头越皱越深。

大军动不了。

南方在结盟。

水军骚扰的力度不够,无法疲惫敌军,江淮防线会越来越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