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三辅第一期水利工程完工,在渭水、泾水、洛水流域引灌溉渠三十三条,以及疏浚了白公渠、郑国渠。
郑国渠东引泾水,西到洛水,与渭水平行,全长三百余里,灌溉了一百六十万汉亩的田地。
白公渠是汉代在郑国渠的基础上修建的,因与郑国渠故道交汇,民间习惯称其为郑白渠,全长六十多里,主要灌溉泾阳、高陵等县农田二十多万亩。
这两个工程是三辅主要的人工灌溉渠,两渠流域占据了关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农田,还了水运通道。
历朝历代,都有在这两条人工渠的基础上修建的水利工程,为关中平原多养活了几十万的人口。
与郑国渠相比,刘襄命人挖掘的三十多条灌溉渠,就有点上不得台面了。
可那毕竟是调动十万劳役,修建十年才成功的大工程,他现在还负担不起,只能疏浚一下,恢复沿岸的农田灌溉。
命京兆尹张郃负责督管三辅水利,沿途乡亭的民团负责维护,任命民团队正兼任河渠斗长,安排日常巡视。
水利工程结束,将近六万羌胡劳役和挑选出来的五万汉人民夫,被调动到凉州,修筑冀县通往金城的大道,明年开春之后会调往武威,修筑纵贯河西走廊的棱堡。
刘襄还打算从他们之中挑选一部分划为军户。
曹操所部已经打到了张掖,再拿下张掖郡所属的居延属国、张掖属国、酒泉郡和敦煌郡,就能联通西域了。
汉武帝时期,「河南」、「漠北」、「河西」,三场倾国之战的巨大胜利,与匈奴的攻守易转,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隔断了匈奴与南边羌族的联系,即所谓的「断匈奴右臂」。
其后三十余年,三征楼兰、三伐大宛,五争车师,终于确认了大汉在西域的权利。
到了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西域长史府先后被于阗和车师后国攻击,遂废置。
汉灵帝熹平年间,董卓为最后一任戊己校尉,后来他调任并州刺史,大汉至此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至今已经过去了十八年。
原本的历史上,要到222年,曹丕登基以后的第三年,汉人才重新进入西域。
刘襄可不想等那么久,所以,让曹丕他爹老曹,亲自拿回对西域的控制吧。
他不但要重新设立戊己校尉,还要重建西域长史府。
只是路途遥远,从三辅往西域运粮,要五十到七十倍的消耗,就是运一石粮过去,途中民夫的吃用、耗损,需要五十到七十石。
甭指望凉州支撑西域,现在的凉州还得依靠三辅运粮呢。
孙坚已经完成了凉州六郡的登记造册,汉民不足二十万,游牧的羌胡人数难以统计,因为便于组织的羌胡部落,已经被韩遂带到了冀县,让刘襄一勺烩了。
六郡之地极度缺乏人口,最少的北地郡不到一万人,最多的汉阳郡只有八万余人。
凉州已经被彻底打废了。
据孙坚估计,因为征西军还在境内扫荡,羌、氐、匈奴等等部落都在逃亡,整个凉州六郡大概不到四十万人。
可军队就有七万人,还有随军民夫三万,三辅这一季秋收入库的三百多万石粮食,估计都得砸在河西走廊的战事之上。
三辅和凉州的后续建设,入蜀作战的一部分粮草,还得需要冀州支撑,幽、并两州要支撑阎柔在北疆的动作,大汉北境沉寂了三年多,胡人都是记吃不记打的,必须再次彰显一下大汉的军威。
也为河西走廊的战事,牵扯一下鲜卑人的注意力。
度辽营,一万驻扎在北境的并州军,归化的难楼部、休屠部、鲜卑部落,需要来一次武装游行,或者说,需要屠杀一批南下放牧的鲜卑人。
只有这样,他们才不敢升起劫掠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