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新兵的战力比预估的还要不堪。
出兵之时,意气风发,现在,只觉得心丧欲死。
战败的曹操不好过,其实战胜的吕布也不太好过。
他用大队步卒在汴水对岸吸引敌军注意力,自己率领骑兵自上游绕路突袭敌后,为了打乱敌军阵型,骑兵损伤不轻。
这还罢了,他们达到了目的,搅乱了敌军,给步卒创造了机会,大队步卒趁机过河,最终战胜了敌人。
可打了胜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逃兵?谁能告诉他,为什么打顺风仗,还会有这么多人趁机逃跑?
至少跑了七八千啊!
败仗也不一定会跑掉这么多吧?再加上伤损,将近一半的部队没了。
他都没敢追击残敌,否则,必让敌人全军覆没。
吕布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其实,特别简单,洛阳离并州上党郡太近了,并州给百姓分田种地的事情,对这些并州出来的底层士卒吸引力太大了,他们早就想跑。
这次乱战总算让他们找到了机会,有不少都是直接弄死带队军吏,成建制的往北跑,顺着汴水跑到黄河,从冰面上向北岸狂奔,他们要回家!要分田种地!
这些心思吕布不了解,他对安抚百姓、分田种地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满心思的都是升官发财。
汴水一战,胜败两方都不好过,曹老板灰头土脸的回到酸枣,看到置酒高歌,饮宴畅谈的众人,气得差点吐血,老子们在前方拼命,你们在后方开宴会,还要不要脸了?咱们是联盟讨贼来的,不是远足踏青!你们就不能干点正事?
如果不是兵败回城,他当场就得把食案掀了。
这么下去不行啊,等粮食吃光,大家拍拍屁股各回各家?那还怎么讨伐国贼?可他原本就势力弱小,兵败之后就更说不上话了。
曹操琢磨了半天,决定去找个能说得上话的。
袁绍,袁本初!
联军名义上的盟主,自己的小伙伴。
主意一定,立刻起行,老曹不顾疲惫,带着几个从人,纵马向东,去徐州琅琊搬取救兵。
而此时的袁绍也挺苦恼,他被陶谦恶心坏了,虽然自己的官位比刺史大,但权力可比不上陶谦,人家在琅琊驻兵防备青州的黄巾军和兖州的泰山贼寇,他反对不了。
大军驻扎在家里,不但不听他的命令,还在明目张胆的监视他,好不容易招募的兵卒,直接被刺史一道命令给拉走了,大军临城,他不同意也得同意啊。
人身自由倒是没限制,他可以随时赶赴酸枣会盟,但他是谁?袁家嫡子,联军盟主,独身光杆的去会盟吗?
他丢不起那人!
得想个办法把陶谦弄死,兼并部曲,占据徐州,然后带着兵马、粮草,风风光光的与众人会盟。
这,才符合他的身份。
可怎么办呢?苦恼啊。
苦恼啊!
吕布也在苦恼,战报该怎么写?我军大胜,结果逃跑了七、八千人,可战之兵只剩下一万冒头,这叫胜利?
这种战报若是报上去,会显得他很无能啊,好不容易得来的官爵怕是会被罢免,手里的军权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所以,落到董卓奏案上的战报变成了:汴水一战,敌军势大,我军惨胜,已无力东进剿灭叛贼。
董卓除了派兵支援也没别的选择了,只能下令胡轸领兵一万增援荥阳,节制吕布。
原本胡轸是要派去南方防备袁术的,袁家嫡子可不能小视,现在也只能去给吕布收拾烂摊子了。
这个吕奉先,武艺尚可,带兵就差点意思了,也就是个护卫的材料,不堪大用啊。
董卓的心气还没顺过来呢,刘襄劫走蔡邕,杀死李儒的呈文就送到了手中。
李儒死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