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马上就该毕业了,这些年,你们也没少在商会实习过,或许很多人觉得说话而已,谁还不会呢。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期间的差别大了去了。
有的人,去店铺不到1个月的时间,不仅被所有的伙计,和掌柜的喜欢,更得到了不少顾客的信任。
但是有的人,去店里面帮忙1年多了,不仅伙计的关系没搞好,更是把掌柜的气的够呛。
下课之后你们自己相互交流一下,看看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不过大家也不用气馁,大多是的人都是会说话的,之所以没有发挥出它无穷的威力,只是因为不懂如何使用它。
也就是说,你们绝大多数人的表达能力不差,只是不懂运用罢了。我现在给大家简单的讲一下如何说话,”
“大明是一个礼仪之邦,是很讲究礼节和礼貌。
常言道礼多人不怪。说的是礼节,而不是礼物。
在大明,有礼貌的人是最受欢迎的。
而最能表现礼貌的,往往就是语言表达。那么,怎样的语言表达才是有礼貌、受欢迎的呢?一般来讲,有礼貌的语言表达包括含蓄、委婉、谦虚、低调等特点。
说白了就会发现客套话的内核是礼节和礼貌。”
“说话含蓄的好处,就是为彼此的交往留余地。”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西汉名相萧何相比大家都听说过,
萧何何善于理政,确不怎么会说话。
他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皇家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荒地用来放养禽兽。于是他就跟刘邦提意见,要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
没想到刘邦看了萧何的奏章,很不高兴,让人将萧何抓进牢里关了起来。大家以为萧何犯了很严重的过错,都不敢替他申辩。
这个时候,有个叫王卫尉的侍卫,平时很敬佩萧何的为人,与刘邦交谈的时候,他顺便探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
刘邦余怒未消地说:“不要提他,一提起他,我就生气。想当年李斯做秦相的时候,做了好事就会提到君主的心血和功劳,出了差错就会主动承担责任。现在萧何要求我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难道只有他是好人,而我是无道的昏君吗?”
王卫尉听了,才知道刘邦的心里不舒服,便说:“陛下,您未免错疑相国了。相国要是有这样的心思,当年陛下在外征战数年,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坐据关中,何至于要用区区御苑示好百姓、收买人心呢?””
刘邦听了王卫尉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心里虽然不大高兴,但还是感念萧何的为国之心,当天就命人放了萧何。
当时,萧何已经60多岁了,从牢里出来,身上戴着刑具,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也不敢回府沐浴,赶紧上殿去谢恩。
刘邦见到萧何狼狈的样子,心中过意不去,安抚萧何:“相国,你不要多礼了!这次你为民请愿,我不允许,这是我的错。我是一个无道的天子,你是一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你,就是因为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
刘邦话里有话,但意思却很明白。萧何听了,总算明白自己的问题,便哭拜在地,连忙请罪。
萧何因为不懂提意见的技巧,结果差点招致杀身之祸。
回过头来看刘邦说的话,很是含蓄,却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
在这个故事里,虽然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开看,萧何做的没啥错,那么多的耕地放在哪里养野兽,还真不如分给百姓。
一来能解决耕地问题,同时增阿当地的粮食产量,缓解朝廷外地掉粮的压力,
2来还能增加朝廷的税收。
怎么看,怎么想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