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帝师进京2(2 / 2)

只是阻止自己进京,奏折什么的应该是不会断绝的。

既然如此,为何自己不通过奏折阐述一下,对付孔家的利害。

以陛下的聪明才智,一旦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必定会妥善处理孔家。

就孔家人的德行,只要陛下这边稍微松口气,他们绝对会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甚至还会帮助陛下,稳定文人。

这样一来,朝廷之危自然就能解决了。

....

京城,朱由检看完孙承宗的奏折之后,只给了对方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在朱由检看来,孙承宗想的没有错。

但是时代的思想限制了他。

在朱由检看来,孔家影响之所以大,那是因为孔家的很多思想都是比较好的。

但是自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尤其是科举考试,儒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儒家就飘了。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才能很重要,但是德行更重要。

后世有言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对于能够影响一方百姓,国家命运的官员来说,德行尤为重要。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小时候的家庭环境,经历等基本上决定乐他的德行。

一旦长大成人,心性固定,想要在改变本性就很难了。

才能易查,德行难证。

自古以来,各个王朝都把孝顺摆在首位,何尝不是为了避免,当官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畜生呢。

不然才气在高,没有良好的德行迟早会变成狗官,为祸一方。

自古以来不是没有人想过拿法律来约制官员。

太祖皇帝在位期间,多次加大对贪官的惩罚力度,后期更是只要贪污国60两,就砍头。按照记载诛杀的贪官不下十万人。

但是依旧没有杀绝。

但是杀贪官对国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后世记载,洪武年间,明朝的清官占比,那是几千年来最高的。

如果历史上,到了明朝后期,还是贪污60两就杀,屯田制度根本不可能损害,小小的建奴根本不可能嘚瑟的起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世皇帝不知道贪官之恨,贪官之害。

在某些官员的忽悠下,开始了所谓的仁政。

人性本私,那些官员所谓的仁政那肯定是针对自己的。

仁政的第一条肯定是保护贪官。

第一条出来,不用多久,满朝皆狗官,以前十两银子能搞定的事,现在少说也得100两起步。

这还不算什么,王国的军队,也要做好完犊子的准备。

第二条,肯定是降低有钱人的税收。

次条一出,国家财政迟早完犊子。

第三条,满口仁义的压榨来老百姓。

第四条。

不好意思,第四条可能还没有出来,百姓都被逼反了。

军队战力也被废了。朝廷也没有钱了。

继续收百姓的税,就相当于逼反百姓。

收有钱人的钱,想屁吃呢?

到了这个时候国家只可能完犊子了。

而那些官员毫无心里压力的把亡国的责任推给了了亡国皇帝。

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