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沉默了。
好家伙,您这教育系统的官员都在呢!我一老外指导个什么玩意?!
自动忽略掉这段不太友好的小插曲,跟随着人群步入附中礼堂。照例,先是领导讲话...
在一阵令人昏昏欲睡的“中美友好”后,当看到一名方正的白人起身时,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卡特,这来的人好像不多...我观察了一下,像学生的,或者说眼睛里能让我看到渴望的,只有三四十人。而比较坚定的,一个都没有...”
曼弗雷德那抑扬顿挫的介绍,伴随着电视画面的投送,引得许多都是第一次见到古典派与现代艺术结合的欧美校园的家长学生们面露惊讶,努力地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动。
无论是哥特风浓郁的哈克尼斯塔,还是充满现代感的图书馆,对于第一次见到他们的人来说,绝对具有足够的冲击力。尤其是对一群见惯了筒子楼的人来说...
然而这种天天都能见到的景色,对卡特几人来说完就是可以忽略的废话。不仅其余人的注意力都在台下的观众身上,卡特也不例外:
“问题不大,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是来看热闹的。但这也是一次宣传耶鲁大学的机会不是吗?至于能有多少人找我们要报名表,这个不着急。中国这么大,高中那么多,大不了就是多跑几家的事情。”
澹澹地悄声说完这句话后,卡特的目光转移到另一边,一个背着爱尔兰风笛的女孩身上。
“洛莉,等下你先不要说话,上去后,就坐在电视机旁边,吹一首小调,接着再介绍我们的住宿学院生活,明白吗?等会康德来恩会配合你播放出我们在春天拍摄的大学生们在耶鲁社区的生活画面...”
“好,主席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等到曼弗雷德宣讲完毕,洛莉背着自己的爱尔兰风笛走上台前。爱尔兰风笛又叫六孔哨笛,这种乐器别说是在1983年了,即便是在未来,在中国都及其少见...
伴随着电视屏幕里播放的阳光绿叶,悠扬且深邃的笛声,传颂出的爱尔兰小调,很是洗刷了不少人们在听了近一个小时,颇为公式化演讲后的疲惫。
坐在主席台上,卡特几人明显能够看到台下众人的精神都好转了不少,也有不少人对舞台上洛莉那架风笛啧啧有声地表示稀罕...
经过这么一番铺垫,接下来洛莉的宣讲明显效果就比曼弗雷德好了许多!
不少年轻的面孔,仿佛已经随着洛莉的话语踏上了那片充满榆树的城市。在闲暇的午后,感受着透进四方院的阳光,看看书;在百老汇剧院看看话剧社的演出;亦或是在oolsey hall里,感受着纽伯里纪念风琴,这架与建筑融为一体的,世界最大乐器之一的律动;亦或者就在社区内,听着学院管弦乐团的户外演出...
卡特特意没有挑选运动较多的宣传片。
耶鲁流行的如橄榄球,中国几乎见不到。而常春藤联盟内的赛艇,中国亦是不常见。唯有音乐,能够跨越国际,跨越文化,勾起人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