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追杀到霍邑,斩首宋老生。
第二场关键抉择是河东与屈突通对峙。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此战迟迟打不开局面,梁高祖犹豫不决,裴寂主张消灭屈突通后再过河,而秦王主张兵贵神速应该马上过河入关中。
梁高祖考虑了半天就选了个折中方案,一部分围河东一部分过河,而事后证明秦王是对的,渡河后顺风顺水夺取永丰仓,义军势力快速壮大。
而在这两次的关键抉择中,李鸿运也继续发挥自己的神棍本色,对战争形势进行了精准预言。
在霍邑之战中,先是全力支持秦王劝说梁高祖不能退兵,而后在排兵布阵时,又让梁高祖刻意提防左军、中军的军阵,又建议安排秦王的骑兵在高处埋伏,在关键时刻有扭转乾坤之功效。
在河东与屈突通对峙时,不仅赞同秦王的决策,要求梁高祖快速渡河夺取永丰仓,并且还主动要求跟随秦王一起,快速扩张势力,并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这些选择,多半是秦王或者其他谋士提出的,梁高祖是最终的拍板人,没有李鸿运,历史也会这么走。
但李鸿运要么事先说出这些方案,要么在所有人犹豫不决时鼎力支持其中的一种方案,就制造了一种错觉:仿佛他才是那个一锤定音的人。
虽说最后拍板的是梁高祖,但仿佛每次齐王一发话,梁高祖就下定决心了。
而且,事后总是证明,齐王是对的。
虽说秦王也屡屡被证明是对的,而且跟齐王的意见高度一致,但齐王给出建议时往往能权衡多个方案,所以给梁高祖的感觉,就更老成稳妥一些。
比如与屈突通对峙时,秦王建议立刻渡河攻取永丰仓。
而齐王给出的建议是,梁高祖可以留一部分兵马继续与屈突通对峙,而他与秦王只要一半兵马即可。
因为李鸿运很清楚,即便他要全部兵马,梁高祖也不会给。
所以干脆只要一半,反正真实历史上秦王就只靠这几万人也能快速干掉长安周边的各个势力,并快速发展壮大。
如此一来给梁高祖留下的印象就是:秦王能征善战,看事情很清晰,但齐王却更胜一筹。
因为齐王不仅能看到秦王看到的,还能综合实际情况,总是给出最符合他心意的方案。而且,齐王似乎比秦王还要更加自信,事后也果然证明这种自信是正确的。
虽然这种自信实际上是狐假虎威,但秦王这只“老虎”都看不透,更何况是其他人。
于是,齐王的谋略和战术能力,在梁高祖心中的地位疯狂提升。
在跟随秦王扫平长安周边的过程中,李鸿运也刻意地参加了一些谋划。
其实这个环节,李鸿运是有点虚的,因为这些没听过名字、兵力不详、也压根不知道历史上是怎么打赢的人,他给不出什么太好的建议。
但他也有办法。
通过巧舌如黄这个天赋和之前的一系列行为,他已经完全赢得了秦王的信任。
所以,只要秦王制定了一个方案,他点头称是就行了。
秦王不仅不会以为他在湖弄,反而会很高兴,认为自己这位充满远见卓识的兄弟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就这样,李鸿运用狐假虎威的方式,从晋阳起兵开始,一路跟着秦王攻下长安、并建立了不错的威望。
虽然他的年纪还很轻,但自古英雄出少年,已经没有人敢轻视他。
而后,梁朝建立,梁高祖称帝,立太子,封秦王、齐王,改元武德。
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之后,终于来到了浅水原之战。
秦王病倒之后,李鸿运完全不给刘文静面子,硬是从秦王手中接过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