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分界(1 / 2)

三国:汉中祖 周府 87 字 2022-11-09

夜幕下,槐里城内将士往来,马蹄声不绝,吓得城内百姓躲在屋内瑟瑟发抖。城外长龙蜿蜒,道路上皆是东撤的魏军士卒身影,曹叡的御驾也在撤退的队伍当中。

自从司马懿领下撤军及处理关中后续事宜的担子后,便立即下令大军东进,各部将领按规定出发,尽可能与汉军拉开距离,为迁移河西的百姓争取时间。

而此时的司马懿还未走,召集诸将及属大将军文吏安排大军事宜。

在司马懿的指示下,侍从摊开关中舆图。司马懿站在舆图前侧,众人簇拥着他。

在摇曳的灯火下,虽近六旬的司马懿,但身子依然挺拔,中气十足。

司马懿按着长剑,沉声说道:“关中古来有四塞之名,其分别为武关、潼关、散关、萧关四座关隘,又有大河为险阻,足可挡十万兵。今诸葛亮虽入关中,数败我军,但其仍只不过掌握长安以西之地,武关、潼关、蒲坂、龙门等重要之地仍在我军手上。”

“今我大军一时失利,难以与蜀人争锋,需暂逼其锋芒,撤入关东,以为缓图。不过以上险要之地不可让与蜀人,我等需以河东、潼关、武关三地遏其咽喉。将其锁死于关中之内,不可令其东出。待我大魏恢复生机,再行西争关中。”司马懿说道。

司马懿没有想效彷秦魏争夺河西之地一样,以洛水与蜀人为界线,在渭洛之地上厮杀,而是从渭洛之地上撤出来,利用更具有险阻的黄河作为两国的分界线,与大汉隔河作战。

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非凉州的河西走廊,而是黄河以西,洛水以东的关中平原地带,亦称渭洛平原。昔日魏有西扩之念,在吴起的带领下,打败秦国,占领此地。而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又重新占领河西之地。

河西之地虽有洛水作为险阻,但由于此地有较大的战略空间,洛水很容易被突破。当初魏国之所以能占据此地,很大一部分是自身国力强盛,另外一部分则是秦国自身弱小。

一旦两国国力接近,那么魏国很容易在此地上陷入被动之中。这也是为什么,两国最后又回到了以黄河作为分界线。

是故,作为优秀的军事家的司马懿自然不会选择河西之地与蜀人作为分界线,而是选择迁走此地的数万百姓,进入河东之地,依仗大河艰险与蜀人作战,将大汉锁死在河东之地上,难以东出。

如果司马懿留在河西之地,一边陷入与大汉的长期作战当中,一边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缮已经荒废的城池。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司马懿不仅没时间,也没人力去做这件事。

说着,司马懿指着关中舆图上函古道,沉声说道:“渭南自长安往东,经骊山、华山而至潼关,可由蒋领军撤出长安,入驻潼关,以据崤函古道,守弘农郡之地,迁郑县、华阴百姓入潼关以东。”

“就是不知谁愿意南入武关道,迁商县之民入荆州,与荆州刺史胡质应和,守武关以制西人南下荆州。”司马懿看向众人,说道。

乐綝应声出列,说道:“大都督若不以在下才疏学浅,某愿率兵入武关道,迁商县之民入荆州,镇守武关。”

“可!”

接着,司马懿根据舆图又指向河东郡,说道:“至于我军从渭洛之地(河西),东入河东郡,守蒲坂、龙门等数渡口,令西人难以北上并州。如此,我军亦要迁河西之地百姓入并州,以充实人口。”

“故由夏侯霸、李辅、邓贤三人,分守蒲坂、皮氏、汾阴三城,遏西人入河东之势。诸位以为如何?可有完善之处?”司马懿看着众人问道。

人群中郭淮沉吟少许,拱手说道:“启禀大将军,不知将军可知孟门关、柴桑渡此二地否?”

作为并州太原人士的郭淮,对于三晋之地自然熟悉异常,一语点到司马懿防守的薄弱处。

孟门关,又名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