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辞旧迎新(2 / 4)

后光是收房租,每月也有一两万,足够普通人生活了。”

“那咱们也要个商铺。”姥爷说道:“咱们家这么大房子,能要个多大的店铺?”

“就咱家这装修,肯定按照一比一置换,添点钱,换个两层八十平的店铺应该没问题。”马小龙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姥爷说道:“这事儿交给你,房本什么的都留家里呢!”

马小龙笑道:“您放心,肯定换个黄金店铺。”

“你办事,姥爷放心。”

笑声中,众人略作休整,便一起出门去置办年货。

……马小凤:难道我没回来?……

因为姥爷和姥姥巨大的变化,未来几天周围的街坊邻居都炸了锅了,让姥爷跟姥姥好一顿解释,但也让许多的老头老太太羡慕不已。

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淡了,革命友谊淡了啊!

年三十,马强生和刘英都过来了,因为这边快拆迁了,也许这是众人在这座房子里过的倒数第二个春节,所以每个人都很珍惜在这里过年的时光。

经历了一年的下岗潮,街坊邻居们也都各自找到了活计,有的去卖早点,有的去卖菜,有的蹬三轮送货,还有的进了效益还不错的工厂,总之是比去年要好过多了。

因为去年给街坊邻居们了一些帮助,今年来马小龙家里串门送礼的人特别多,但是面对这些人,谢意都收下了,礼物都让他们拿回去了:“家里什么都不缺,带回去,不然以后就别来我家了。”

这是姥爷跟姥姥的说辞,让街坊邻居无可奈何,也非常感动。

做好事不求回报,这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随着改开的浪潮,一切向钱看,数量越来越少。

没好处的事,没几个人会干,真要是干了,肯定另有所求。

但马小龙能干,一切都基于他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对街坊们的帮助,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还能落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人就是这样,当活到一定的阶层、地位之后,所求的就不再是世俗的金钱和权力,而是生前身后名。

除了脑子有毛病的,又有谁不愿死后落个好名声?就秦桧那样的,子孙后代都不敢承认他这个祖宗。

真要是有人敢承认,那肯定是社会出问题了。

别说,现在以及未来十几二十年,社会确实出了这样的问题,名声臭不要紧,只要能引流,能变现,甚至有人敢认鬼子当祖宗。

三十晚上,一家人刚吃完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守在电视机前一块看春晚。

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出现了新搭档,就比如冯巩跟牛群拆伙了,今年换了郭冬临搭档,一段《旧曲新唱》,直接带火了津城的狗不理包子。

原本只是民间一小吃的包子,就这样火遍全国,并成为津城的一张名片,走上了小吃变礼品的奢侈之路,同时也是脱离群众的不归路。

潘长江跟巩汉林也跟‘潘金莲’搭档了一回,演了个《同桌的她》。

老实说,不好笑。

新晋小品王赵大爷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也诞生了一些金句,比如‘再唠十块钱的’、‘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等等。

还有唯一一次登上春晚的文兴宇老爷子,也跟蔡明和句号演了个小品。不知道文兴宇是谁?就是《我爱我家》里的退休老爸傅明。

而倪萍和赵忠祥这两位陪伴了无数人十几年的春晚主持人,也表演了一段小节目《品茶》,而这一年之后,两人就离开了春晚舞台,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总体来说,今年语言类节目比往年要差了很多,歌舞表演什么的也邀请了大量港台明星,说实话,不太好看。

马小龙倒是看到了未来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