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太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初一,天晴。
王府之内,永安门外,大批的官员聚集在此。
今日大朝会,将会在永安殿举行,所以官员们都在永安门外等候。
随着宫门内传来三声鼓响,文武官员立刻停止闲聊,随即各自按照次序站好。
没一会儿,典仪正马宝昆从宫门走出,站在台阶上俯视下方,朗声道:“升朝!”
不得不说,雍王府僭越之处已是越来越多,如此升朝已是帝王之仪。
偏偏所有人,对此都不以为意。
因为赵延洵用事实证明,自己就是上天选中的人,他即使称帝也具极高的合法性。
天子天子,为上天之子。
赵延洵可以证明自己是上天之子,京城的皇帝可以吗?
当然了,这些现在没有人会多想,元阳和京城隔得实在太远。
随着马宝昆一声高呼,官员们排着队列,整整齐齐进入永安门,前方就是高耸在台基上的永安殿。
大殿外的丹陛两侧,是装备精良的殿前卫士兵,此刻他们全都挎刀肃穆而立。
在最新一轮招兵中,殿前卫也得到了扩编,如今总数已达到了一百多号。
林大贵和张猛各领五十来人,手下五名小旗官,但二人仍称总旗。
此刻林大贵和张猛,就挎着站在永安殿外,目光如炬扫视着入殿官员。
高大的宫殿,杀气腾腾的侍卫,仅这两样就给文武官员们极大威压。
官员们低着头,很快进了大殿之内,分位东西各自站着。
大殿两侧,此番安置了女乐,,显然一会儿还要奏乐。
这也是参照皇宫的设置,每逢大朝会和其他重要时节,皇极殿内都会
此刻大殿上首王座空着,显然赵延洵还未到场。
文武官员一片肃穆,所有人不发一言,等候着赵延洵的出场。
几分钟后,当听到大殿后面传来的脚步声,官员们顿时紧张起来。
赵延洵身着团龙袍,头戴翼善冠,徐徐走上了王座。
待他落座之后,只听霍安高声道:“升朝!”
“臣等叩见殿下!”
“诸卿免礼!”
一众官员这才站起身来,排好班列等待着赵延洵讲话。
“诸卿,太安二十四年,就只剩一个月就要跨过去了……”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我们遭遇了很多危险和困难,但最终我们还是共渡了难关!”
说到这里,下面官员已在回想一年来发生的事,作为这段艰难日子的经历者,他们深刻体会到这一年来的不易。
一年来的变故,比他们一辈子遭遇的加起来还要多。
可谓是乾坤倒悬,生灵涂炭……
好在,有王府在,有雍王殿下在。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期间涌现了不少楷模!”
“本王一贯赏罚分明,有功者必重伤嘉其功,以勉后来之人!”
随即赵延洵目光扫向霍安,说道:“宣诏吧!”
只见霍安从一旁小太监手捧托盘中,拿起了一份写好的诏书。
“大王诏……”
接下来,霍安高声念出了诏书,里面提到了获得嘉奖的文武官员。
先是王府两位长史,王府一切事务都由他们署理,这半年来基本没有出错,这本就是大功一件。
除了王府长史,还有负责生产,以及转运物资的官员,表现优异者都获得了嘉奖。
把这些文官封赏完毕后,接下来才是一众武官。
首先受赏的,就是四位侍卫百户,这半年多的硬仗全是他们打的,开疆拓土的功劳自然最大。
接下来,则是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