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个领域里边,都可以找到一个普通角色,然后以他的视角出发,写出体现我们航天事业在艰难中前进的剧本来。”
“对,是的。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所有的切入点,都集中在这叁个领域上的原因。”郭番说道。
其他人也是点头,云雾中,那些人的眼睛,都在看着迟余。
不管是出于什么心态。
迟余在编剧上边的成就,确实是这些人里边,最高的。
因为他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编剧奖。
一个奥斯卡柏林戛纳金雉金象金球东京等影帝,居然还是戛纳柏林戈雅最佳编剧?
这就很气人了。
迟余在得知了郭番选择了航天这个主题后,就已经在研究关于航天类的知识,加上他在《火星救援》的时候,就已经与航天接触甚多。
所以,让他说点什么,也是能够真的说的出来的。
“咱们首先说航天工业这一块吧。”
迟余说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造火箭的时候,我们的基础工业条件有多差,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
众人点头。
“我研究了国家这几十年的基础工业发展史,以及航天工业这一块。”
隔壁,旁边王编剧说道:“很难!是那种,被人勒住了脖子,吊在半空中,无法喘息的难。”
你要是说砍头的话,我倒是更能体会一些。
迟余点点头,说道:“所以,如果在这里边,找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或者说是,集中了航天工业人特质的角色,应该可以得到大部分国人的认同感。”
“只是这个集中了航天工业人员特质的角色,不太好找啊。”对面有人说道。
确实不太好找。
另一个也说:“还有,这个角色,出现在什么场合,这一点很重要。”
然后还有其他人,也在说这个问题。
透过烟雾里的牌子,迟余发现,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提出了,把切入点放在航天工业领域的编剧。
最后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选择什么样的一个,具有突然代表性的故事场景,来体现这几十年里,航天工业的发展。
时间,地点,人物。
就是这叁个点,卡住了所有人的脖子。
迟余把航天工业这个领域先放到一边,然后说道:“航天科研领域的话,想必我们知道的名人更多一些。”
众人也是点头。
确实,相较于航天工业的话,航天科研领域的名人,还是不少的。
这与工作性质有关。
因为如果没有科研这一块,既然是基础工业、航天工业起来了,也造不出火箭来。
甚至可以说,没有科研,基础工业和航天工业都起不来。
而在那个时候,一些科学家,义无反顾地,在科研条件极差的环境里,几乎是靠着一些优秀的大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搓出了火箭来。
于是关于这些人的电影,也有不少。
“如果选在这个切入点,肯定不会拍那些名人的视角了。”
迟余说道:“虽然主要还是靠那些天才的大脑,但是有一些才刚刚毕业,甚至还在上学的年轻科学家,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是的,这一点,也可以去深挖。”
郭番说道:“我个人的话,其实更倾向于表现一下科学家的团队。”
然后又有几位编剧,也是七嘴八舌地,表达了对这一类切入点的赞同。
迟余没有发表自已意思,然后又说了航天员这一块。
这个就相对简单一些了。
因为其实主要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拿到载人火箭里的,一个是候选团队的。
“所以,迟余,你的意见呢?你觉得哪个切入点,更好表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