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东北临海,如今大夏的据点达到惊人的三千个。
沿海地区的石油开发、矿产开采、木材加工和药材产业全都是搞得红红火火、如火如荼。
这些工业集群的位置还发展出城市来,让此地的人口迅速突破百万大关,与北方四岛、苦夷岛等众多岛屿连成一线,成为大夏在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
南部与周国的辽东毗邻,隔着辽东长城相望。
西部则沿着兴安山脉与草原民族的山丹国对峙。
两年中,三国也没少爆发小规模冲突。
尤其是新正七年,山丹三十万大军进入东北。
被大夏一顿收拾给赶了出去,死伤了几万户,从此山丹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战役。
而是与周国同谋,双方合兵一处向西北方向去拓展战略空间。
大夏陆军第二十军、二十三军、二十七军跨越兴安山脉。
在西部的草原建立大夏据点,探索这片广阔的草原和荒漠。
别说还真找到不少的矿脉,也收服了不少山丹的部落,在兴安山脉的西部草原搞得如火如荼。
山丹肯定不高兴啊,毕竟兴安山脉西部可是他们的老窝。
大规模作战肯定打不过大夏,只能小规模骑兵去偷袭。
这边跟好基友北周商量好,让北周在辽东地区袭扰,周、山丹徐与大夏之间,小规模的袭扰战打得热火朝天。
骑兵在草原,比之大夏战车还要有优势的多。
来去如风、不限地形,每次沾点便宜就跑。
就算占不到便宜也掉头就跑。
反观大夏被影响的不轻。
但是对这些蟊贼又无法可施。
只能被动的应付,希望尽快建立机场打击山丹骑兵。
在此期间,大夏与周国也一直保持着同盟关系。
只不过是个人都知道,同盟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如今周晋为首,联合北方山丹、西南越国建立的是抗夏联盟。
虽然不停的准备后路,但同样也对大夏采取防御和袭扰。
希望能够遏制住大夏的成长,争取为本国赢得发展时间。
只是这个时间越来越少,南部地区几乎没有大夏的对手。
也只有在东北地区,打一些鸡毛蒜皮的战役。
临安养心殿,此时诸多大佬就是在商议东北战事。
虽然集中在兴安山脉西部,但长期这么打大夏也窝心。
“臣建议,尽快在草原边缘建立我大夏的军事基地,对北周和山丹进行反击!”
枢密院副总理郑智和首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会儿枢密院已经只有参谋和出兵权了。
统兵权在新正八年交给了新成立的军部。
但是在哪打、如何打、打多大还是枢密院说了算。
枢密院总理还是戚继光,不过下面有八位副总理。
分别掌控着枢密院下属的诸多部门,郑智和就是管的参谋部和作战部。
李成对于郑智和的提议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发表其他的看法。
等待其他人的提议,综合起来进行最终决策。
枢密院管理后勤部的副总理祁东也说话了,“微臣同意郑总的意见,但是不建议与周和山丹在草原打大规模的战役,我军没有辽东,所有的后勤物资都需要从海上运输,然后转运到陆地,穿过兴安山脉进入草原,这样的后勤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管理装备部的副总理李文轩也附和道:“是啊,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但咱们占据的时间还短,工业基础还没有建立完善,很多军事装备只能从元岛或者北四岛调运,这里面的消耗实在太大了。”
此时参会的政务院副总理安凤岭也没忍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