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2 / 2)

一定会发生饥荒。因为爱尔兰人很少有固定资产,他们更多的是租赁土地的佃农。

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了土地和劳动力。

但在爱尔兰,情况正好相反。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边际利润,这些地主或者中间人把土地尽可能地分割成小块,在许多地方,佃农甚至只能租到0.25英亩的耕地。

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的扩张来到了空前的阶段。英格兰的土地价格不断下降,甚至影响到了爱尔兰。

于是乎外来地主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为了提高地租搞起了饥饿营销,破坏了原本相对稳定的地租关系,缩短租赁期限,以便他们能够把还未收获的土地拿到市场上公开竞标,哄抬价格。

农民只能接受涨价,否则就有颗粒无收饿死街头的风险。

对于饿死人这种事情,英国官员早就司空见惯,但是一旦饿死的人多了,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而现在的爱尔兰显然是兵力不足,偌大的爱尔兰岛,只有8万人的部队,而且多半驻扎在城市和港口。

一方面是不肯出钱援助的英国政府,另一方面是饥肠辘辘随时可能发生暴动的爱尔兰饥民。

英国的官员们陷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首先政府的态度,他们改变不了。其次,这次灾难他们阻止不了,等难民的粮食吃完了极有可能会发生暴动,到时候他们还是会因为失职被处理。

于是乎有些聪明的英国官员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既然这些爱尔兰人是天主教徒,那就让天主教来管好了。他们这些新教徒是没有义务,为天主教徒服务的。

这帮人首先写信了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这位教皇只想在教皇国安度晚年,直接让人把信烧了。而喜欢管闲事的自由派庇护九世还没有上台,所以去往罗马教廷的信犹如石沉大海一般,一去不回。

然后这帮英国官员又想到了法国人,英法世仇百年,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法国能接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很可惜,此时的掌门人是基佐,他只信钱。

而且阿尔及利亚的大规模叛乱,让法国人焦头烂额。一再增派兵力, 但是按住葫芦起了瓢,最后只能是步步为营,以修碉堡的方式,来镇压起义。

救援爱尔兰,给英国的身后埋一颗定时炸弹的想法,基佐也有过。但是一来花费巨大,二来爱尔兰人的实力还不如非洲的游牧部落,毕竟这几百年里爱尔兰人都没能掀起太大的风浪。

基佐认为放任爱尔兰人饿死,然后爆发起义牵制英国精力才是最划算的选择。而且还有一个自己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看一场好戏的方法。

然后一封信出现在了圣斯蒂芬大教堂,胖胖的劳舍尔大主教一拍桌子。

“这事,我们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