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京宣驰道的若干问题(3 / 4)

地。

在北宋灭亡靖康之难时,完颜宗望从古北口南下取幽州后,直接跳蛙战术,跳过真定、雄州、德州直接南下到了黄河沿岸,而后趁着冬季黄河冰封过河,直逼开封府。

吓得宋徽宗禅让太子宋钦宗赵桓,宋徽宗直接跑向了南方商丘。

完颜宗望第一次并没有攻下开封,而是敲诈了一笔后北归,因为大宋的勤王军到了。

次年,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合兵一处取太原之后,切断了大明西军驰援开封之路,才将宋徽宗和宋钦宗打包带走了。

而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在建文三年俘虏杨文之后,立刻开始南下,转战千里不攻城,最终在建文四年入南京为帝,靖难之役,也证明了,燕云十六州,真的丢不得。

中原这片土地,谁掌控了燕云之地,谁就能鲸吞天下。

而这条京宣驰道的修建,将标志着从此之后,燕云十六州连为一体,对于燕云防线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于谦继续说道“陛下,自宣府至京师的商路崎岖,河套、塞外之物入京不易,臣仍记得当年渠家事,晋商垄断与北虏鞑鞋、兀良哈、瓦剌的贸易往来,若是此路修通,天堑变通途,河套便再无丢失之虞了。”

在商贸往来上,山西货物进京不易,想要进京那就得翻山越岭,山外九州和山内七州的商路不通,也造成了晋商形成了垄断地位,最终酿成了渠家之事。

“襄王仍在塞外主持王化鞑靼,甚至比之云贵更难,塞外鞑靼、兀良哈人,虽然短暂归附,但完全是因为大明势强,如果此条驰道修通,鞑靶再无问鼎中原之日。”于谦又说到了王化鞑鞋之事。

鞑鞋的官山议事台,是于谦和石亨和解的地方,于谦当时摆明了态度,要么石亨为了报私怨杀了他于谦,要么日后将相和,不再起争执,一起为大明再兴尽忠竭能。

石亨有今天武清侯、京师总兵官的地位,都是于谦从牢里把石亨捞出来的,过去虽然有很多的恩怨,但现在时过境迁,皇帝都换了,他们自然放下了那些当初的龌龊。 无错更新

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之所以成为美谈,就是因为这样的事儿,少之又少。

官山议事台,同样是鞑靼、兀良哈、瓦剌三部盟会之地,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明的领土,如果京宣驰道修建完成,鞑靼彻底成为大明人,就不再是一种期许了。

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这些价值,是朱祁钰无法拒绝的,同样是大明朝无法拒绝的。

“那就修。”朱祁钰最终下定了决心。

修,再贵也要修。

就像是开海一样,再难,困难再多,也要办。

海陆并举是景泰的大战略、大规划,是国之大计,多少困难,朱祁钰也要做。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沈尚书要是仍不肯出钱,大不了朕就发行特别国债,问百姓们借钱,等修通了,朕再慢慢还。”

内帑当然有钱,但是内帑是国帑的紧急储备金,朱祁钰秉持着能不动就不动的态度,若是户部的反对声音还是很大,朱祁钰就从社会募集资金。

同样也不失为一种修建驰道的办法和尝试。

当然,驰道的所有权归大明所有,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朱祁钰可不想被各路诸侯,走着他修的驰道敲碎他的脑袋。

朱祁钰的信誉是极其坚定的,无论是坚定不移的拥趸,还是整日里阴阳怪气谩骂之人,都得承认,陛下是个重信守诺之人。

他之前就发行了一次国债,那是得有门路才能认购得到,京师那帮势要豪右们吃不下,或者怕吃相太难看,让陛下惦记上,稍微放出去些,不让局面太难看。

大明谁不知道,陛下最擅长理财

“陛下要是因为这个事儿发行国债,让陛下陷入向百姓借钱的窘境,而且不是国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