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如今要面对的问题(1 / 2)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二弟说得不错,整个天下太平之地有两处,一处是辽东,还有一处,便是江东,辽东太平,便是因为有公孙度和公孙康的治理,再加上辽东等地本就偏远,远离中原纷争,以至于吸引不少名人跑到那里避祸。”

曹操指着辽东的地图,看着沈川说道,这一点沈川是相当清楚的,曹操在击败了袁绍之后,就接管了袁绍的地盘。

而辽东等地原本就由公孙家来掌管,在董卓之乱的时候,公孙度就割据辽东,自封辽东侯。

而后公孙度死了,公孙康继位,公孙康继位之后做了一件事,保证了公孙家在辽东的地位,那就是击杀了袁熙和袁尚两位袁家兄弟,并且将他们的首级献给了曹操。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公孙家保住了他们在辽东的地位,公孙康也被曹操拜为左将军,只不过和别人不同的是,公孙康在聊东西就享有很大的特权,如同他的父亲公孙度一样。

“而江东太平便是因为自从孙策进入江东之后,整个江东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战争。”

“和他们打得最凶的也就是刘表,刘表那个人年纪又大又安于自保,所以在江东和刘表的战争中,双方基本都是些小摩擦。”

“不知道二弟打算用什么办法让那些江东世家将吃进去的钱财吐出来?要知道世家可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让他们赚钱容易,想让他们将赚的钱吐出来可就难了。”

曹操想了想,然后看着沈川问道。

“大哥放心,我自有办法。”

资本家的那些手段沈川可是见识过的,对于如何让世家将钱吐出来,他心中早就有了打算看着曹操胸有成竹地说道。

“既然二弟如此自信,那么我就放心了,那既然如此等到汉中第一批百姓移民到北方凉州的时候,你便启程出发前往南郡。”

曹操看着沈川说出了他心中的算计,沈川听到之后却是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二弟,

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曹操看着沈川皱着眉头问道。

“大哥,是这样的,这棉花的种植要想传出去,就必须带几个种植的好手过去,虽然说凉州现在那一批种棉花的已经算得上熟手,但是让他们教别人还是不太够。”

“所以我打算从南郡带几个种植的好手,然后将这棉花种植的核心技术传给他们,这样一来可以在前期保证推广棉花的项目可以快速地向前。”

目前沈川对于那些种植棉花的百姓只是教给他们什么时候去顶尖,什么时候除虫,什么时候收获,至于棉花的长势如何,判断棉花是否生病,沈川并没有交给这些人。

为了保证棉花的种植技术不外流,这些种植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退役的老兵,原本这些老兵唯一的出路便是被丢到军屯的田地里去种地,一直到死都不能离开。

而沈川对于这种情况有点于心不忍,于是沈川搞出棉花之后,这些老兵便被安排了过去种棉花了,而沈川还会将棉花的收入拿出一部分来保证老兵的生活。

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士兵大部分只能做一些机械的重复的工作,而想要将这个技术推广开来,就必须要培养出一批像他一样懂得棉花种植书籍并能够看懂各种病情的人。

“行,既然二弟有这种打算,那么就在秋收之后你就去南郡选一批种植的老手,然后让他们教那些准备移民去凉州的百姓如何种植棉花。”

“只不过我有一件事情非常担心,那就是对于这批移民你打算如何安置,还有就是这些汉中百姓大多都不愿意离开此处,这也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

由于农业经济加上儒家思想的影响,导致了整个华夏的百姓有强烈的故土意识,这种故土意识一方面有利于朝廷安置百姓管理百姓,毕竟故土意识一旦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