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女置于死地不可,并且还想毁人声誉,口口声声说他是豪门公子他不可能说错,是民女投怀送抱勾引的他,银子没谈好就伤人。
他搞的别人没有活路走,就算撤诉不告也要背负声誉损失,民女全家跟他较上劲,一路从三宝县城到省里,又由省里到刑部,现在还住在京里等着这官司的结果。
马为回京以后,也就跟着儿子的话头走,也指责民女无状、甚至受人指使破坏他的官声,这就是马大人至今也在刑部没回家的原因,他要是进京就请罪,就把民女安抚下来,这官司早就结束。
一方说调戏,一方说你勾引,两下里都不肯后退。
民女全家是已经赔上两年的收成、进京打官司的银钱、和女儿可能没了名声,只能咬牙向前。
皇帝想处置马为,让马家松口呢,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马为他刚到云南没多久,新官三把火还没有烧完,就回京,找不到他其它的罪状。而他是在京里评为卓异以后,才升的云南布政使,前衙门里也上下打点的毫无出错。
又有南阳侯不断的为妹婿打点,拉拢京里还有些势力的老世家们为马为说话,恳请皇帝不要因为一个少年的放荡而影响一个官员的一生。
他们说的也没有错,马得昌是少年放荡,然后恼羞成怒而引出的这个案件。
可是皇帝还需要重视民女没有名誉,说不好哪天向天呐喊,皇家无道,一门心思寻死去。
起因是放荡,结局可能关乎生死,皇帝不可能直接看成“放荡的一个少年,抓住放荡不放的一个民女”,这有违他登基前的大志,登基后的兢兢业业。
汪学士等人也分析过,问题出于马家身上,理当马家先松口,先认罪,先表示安抚民女。可是马家父子一个满脸伤,一个官没了,只为“少年的一次放荡”,他们也顶真不丢。
从去年到今年,皇帝顶住各方压力没放马家父子,为的就是想让马家先让步,全他贤德皇帝的名声,他暗中给民女全家在京里寻了活计做,衣食不丰裕但不会冻饿街头,也是想让民女知难而退。